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9.94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合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符合一定的要求條件。如:「因為申請條件不合格,所以公司無法獲得政府補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詞。用於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合等於一升的十分之一。或稱為「公合」。
關閉。如:「開合」、「合眼」、「他笑得合不攏嘴。」
聚集、一起。如:「合力」、「集合」、「合辦」、「合唱」。
融洽、和諧。如:「百年好合」、「情投意合」。
匹配、配偶。如:「天作之合」。
全、總共。如:「合計」、「合族」、「合家歡」。
相符、不違背。如:「合格」、「合法」、「合理」、「合意」。
折算。如:「這本書合多少錢?」、「一臺斤合十六臺兩。」
應該。如:「這件事合該由你負責。」
性交。如:「交合」、「野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欄、框。如:「格子」、「方格」、「空格」。
阻礙、牴觸。如:「格格不入」。
標準。如:「格言」、「體格」、「及格」、「價格」、「資格」、「嚴格」。
人的品德或氣質。如:「品格」、「性格」、「人格」。
打鬥、擊殺。如:「格鬥」、「格殺」。
量詞。A>用於計算容器刻度的單位。如:「感冒藥水每次喝一格,三餐飯後服用。」B>用於計算架子分層的單位。如:「那本書放在書架的第三格。」
姓。
不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違、不契合。如:「意見不合」、「個性不合」。《紅樓夢》第五回:「這日不知為何,他二人言語有些不合起來。」
2.違反或踰越某種道理、條件、潮流等。如:「不合原理」、「不合體制」。《紅樓夢》第六三回:「因我們投親去了,聞得他因不合時宜,權勢不容,竟投到這裡來。」
3.不該、不當。《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宋江接了金釵,不合把與那娼妓閻婆惜收了;爭奈機事不密,被閻婆惜知得來歷。」《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細》:「到第三日,不合又往,致阿秀羞憤自縊。」
4.不停、不住。元.睢玄明〈耍孩兒.樂官行徑套.尾〉:「把我似救月般響起來,打蝗虫似鬨不合。」
5.不可。《武王伐紂平話》卷下:「二人又諫曰:『大王休兵罷戰,不合伐紂,恐大王逆也。』」
合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符合規定的標準。《舊五代史.卷一四九.職官志》:「應合收補人,須是本官親子孫年貌合格,別無渝濫,方許施行。」《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書省。」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行為改變技術原理與運用1.1 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1.2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類型1.3 增進個體良好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1.4 消除個體不適當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1.5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 行為改變技術原理與運用行為改變技術是行為原理在許多人類情境的運用(包含兒童養育、教育、輔導、心理治療、企業管理、社會工作等情境),相信所有行為都可由學習得來。行為改變技術的功效,積極而言,可增進個體良好行為;消極而言,能消除個體之不適當行為。茲就其特性、理論類型、及其原理與應用,分別敘述如下,並多舉事例說明理論與實際之關聯。 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行為改變技術是應用實驗心理學行為原理,客觀而有系統、有步驟的處理...
不倫不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像這類,也不像那類。形容不像樣或不合格式。《紅樓夢》第六七回:「王夫人聽了,早知道來意了,又見他說的不倫不類,也不便不理他。」《官場現形記》第三一回:「趙元常見他的為人,呆頭呆腦,說的話,不倫不類。」
杜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杜默為詩,多不合律,所以稱事不合格者為「杜撰」。見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杜撰》。後稱無事實根據,憑空捏造、虛構為「杜撰」。《醒世姻緣傳》第五八回:「胡說,什麼打翁罵婆?這是你杜撰的!何不說打爹罵娘!」《紅樓夢》第七八回:「那寶玉雖不算是個讀書人,然虧他天性聰敏,且素喜好些雜書,他自謂古人中也有杜撰的,也有誤失處,拘較不得許多。」
舉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凡是。表示概括之詞。如:「經理下令,舉凡品質不合者,一律淘汰。」
2.舉出重要之點。《淮南子.要略》:「總要舉凡,而語不剖判純樸,靡散大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