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3.46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忘其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忘其初指制定禮文的原則在於「反本脩古」,即反求人之本心與所遵循的傳統。雖然後世禮器已大為完備,但仍須合乎古代制禮時,以質為用的原則,表示誌而不忘。〔禮記.禮器〕中說:「禮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詔,朝事以樂;醴酒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鸞刀之貴;莞簟之安而槀鞂之設。是故先王之制禮也,必有主也,故可述而多學也。」文中舉二事說明反本,舉三事說明脩古。前者用喪親之痛,不待司儀詔告而悲哀自至,又如朝廷之事先以音聲盪滌發洋,哀因於自然,音合於虛漠,都以質用,此二例為反本。後者用醴酒雖美,賓祭卻崇尚用水,號稱玄酒;古刀遲鈍,唯飾有鸞鈴,揮之成音,雖不如今刀便利,宗廟君親割牲卻仍用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A>相當於「他、他們或他的、他們的」。如:「其貌不揚」、「聽其自然」、「各得其所」、「人盡其才,物盡其用。」B>相當於「這、那、那個、這些、那些」。如:「其他」、「其中」、「其餘」、「名副其實」、「文如其人」。
副詞。表示反問或揣測的語氣。如:「其奈我何?」、「豈其然乎?」
助詞。表示語氣的加強。如:「極其」、「尤其」、「何其榮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根本、本原。《淮南子.俶真》:「是故聖人之學也,欲以返性於初,而游心於虛也。」《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進取不忘其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記得、不復記憶。如:「忘記」、「遺忘」、「健忘」、「忘懷」。
同流合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盡心下》萬章問曰:「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小子狂簡,進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陳,何思魯之狂士?」……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絜之士而與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鄉原,德之賊也。』」曰:「何如斯可謂之鄉原矣?」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萬子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曰:「非之無舉1>也,刺2>之無刺也。同乎流俗3>,...
進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奮發向上,求取進步。如:「樂觀進取」。《孟子.盡心下》:「狂簡進取,不忘其初。」
反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根本。《禮記.禮器》:「禮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