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知不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曾經意,不注意。《老殘遊記》第一六回:「大家烘著火,隨便閒話。兩三點鐘工夫,極容易過,不知不覺,東方已自明了。」《儒林外史》第二回:「那時弟嚇了一跳,通身冷汗,醒轉來,拿筆在手,不知不覺寫了出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知曉、感受到、意識到。如:「發覺」、「警覺」、「自覺」、「不知不覺」。唐.李商隱〈無題〉詩:「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招待、禮遇。如:「知客」。
主持。如:「知縣」。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不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察覺、感覺不到。《文選.張衡.東京賦》:「流遁忘反,放心不覺。」《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陳木南起首還不覺的,到了半盤,四處受敵。」
2.某動作出於自然而非做作。《文選.潘岳.悼亡詩三首之二》:「撫衿長歎息,不覺涕霑胸。」《紅樓夢》第二八回:「不覺慟倒山坡之上,懷裡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3.不料,意想不到。《儒林外史》第二二回:「牛浦眼瞪瞪的望著牛玉圃的臉說,不覺一腳蹉了個空,半截身子掉下塘去。」
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知道、不明白。《論語.學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紅樓夢》第五七回:「直獃了一頓飯工夫,千思萬想,總不知如何是可。」
2.不自覺。《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漢.王襃〈四子講德論〉:「皇唐之世,何以加茲,是以每歌之,不知老之將至也。」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