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46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國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舞蹈是指中國傳統的民族舞蹈。根據史籍記載,中國舞蹈起源甚早,其早期活動可溯自黃帝時代。由於歷史年代久遠,且中國幅員廣大,除了地處中原的漢族之外,尚有相當多不同地區的種族,如滿、蒙、藏、苗等,因此舞蹈的演進與變化過程相當複雜而豐富。目前中國舞蹈大致可分為三大類:(1)古典舞-以傳統宮廷中之樂舞或戰舞所流傳下來的舞蹈為主;(2)民間舞-富各地方或地區文化特質色彩,廣為民間流傳的地域性舞蹈,如東北秧歌、安徽花鼓燈、雲南花鼓等;(3)民族舞-包含邊疆各地區少數民族的傳統或民間舞蹈,如蒙、藏、傜、夷、傣等各族的歌舞。
  中國早期的舞蹈多用於祭祀、教育、醫療與歌頌功德。周朝咸認是中國舞...
中國舞蹈家學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1949年成立於中國,會員三千多人,目的在於推動舞蹈作為藝術性與休閒性的活動,並培養中國少數民族的舞蹈人才。與國外舞蹈組織進行交流,並推動舞蹈研究與教育工作。定期舉辦舞蹈比賽,並獎勵優秀舞者、舞蹈科系、教師與舞蹈文學。地址:10 Nongzhanguan Nanli Beijing, 100026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ncyclopedia of Associations》33rd ed., 1998.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正中」、「中間」。
裡、內。如:「書中」、「心中」、「夢中」。
介於高低、大小、好壞、強弱之間。如:「中等」、「中型」、「中度颱風」。
一半的。如:「中途」、「中夜」。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工作中」、「研究中」、「使用中」、「錄音中」。
正好、剛好。如:「適中」。
中國的簡稱。如:「中西合璧」、「古今中外」。
射中目標。如:「百發百中」。
得到。如:「中獎」、「中選」、「中籤」。
遭受、感染。如:「中傷」、「中風」、「中毒」、「中暑」。
合、符合。如:「中聽」、「中意」、「中規中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踐踏。如:「赴湯蹈火」、「重蹈覆轍」。
遵循、實行。如:「循規蹈矩」。
頓腳、跳動。如:「手舞足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朝拜的儀節。《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傳》:「元祐元年復得疾,詔朝會再拜,勿舞蹈。」《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莊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2.一種藝術形式。為人體配合音樂或節奏所作的各種動作。以有韻律的動作表達人內心的思想情感,並滿足人類的精神需求。
中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古時代,漢族文化發源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其地為「中國」。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境,皆稱為「中國」。《詩經.小雅.六月.序》:「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公羊傳.昭公二十三年》:「曷為以詐戰之辭言之,不與夷狄之主中國也。」
2.朝廷。《禮記.檀弓上》:「今之大夫交政於中國,雖欲勿哭,焉得而弗哭。」《漢書.卷九五.西南夷傳》:「聖王不以勞中國,宜罷郡,放棄其民,絕其王侯勿復通。」
3.京師。《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漢.毛亨.傳:「中國,京師也。」《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為帝舜。」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