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2.85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等的人。《老子》第四一章:「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2.職官名。祿位在上士之下,下士之上。《孟子.萬章下》:「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正中」、「中間」。
裡、內。如:「書中」、「心中」、「夢中」。
介於高低、大小、好壞、強弱之間。如:「中等」、「中型」、「中度颱風」。
一半的。如:「中途」、「中夜」。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工作中」、「研究中」、「使用中」、「錄音中」。
正好、剛好。如:「適中」。
中國的簡稱。如:「中西合璧」、「古今中外」。
射中目標。如:「百發百中」。
得到。如:「中獎」、「中選」、「中籤」。
遭受、感染。如:「中傷」、「中風」、「中毒」、「中暑」。
合、符合。如:「中聽」、「中意」、「中規中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現今軍中的階級名稱,在尉級以下。如:「上士」、「中士」、「下士」。
虛懷若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子.第一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1>若朴,混若濁,曠2>若谷。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復成。 〔注解〕 (1) 敦:厚重、樸實。 (2) 曠:廣大、開闊。 ◎2《老子.第四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善。
笑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街亭失守。諸葛亮一得知敗戰的消息,便將駐守城中的大軍分撥成幾批,有的前往營救,有的到後方準備糧草,城中士兵只餘二千五百名左右。正當此時,司馬懿卻領十五萬大軍前來攻城,蜀國官員都大驚失色,不知所措。由於諸葛亮深知司馬懿為人謹慎,所以故布疑陣,傳令士兵將城上旌旗全部隱藏,並將城門大開,每個城門只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在那灑掃街道。諸葛亮自己則是梳洗一番,帶著兩個隨侍的小童僕,在城牆上彈琴,一付從容不迫的樣子。魏國前鋒來到城下,看到這付景象,覺得事有蹊蹺,不敢再前進,敢緊回報予司馬懿。司馬懿不信,令軍隊停在原地,自己騎著快馬到城前眺望。一看之下,果然不假,諸葛亮高坐城樓之上,笑容滿面地彈琴,左右各站...
大器晚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子.第四一章》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2>,大器晚成,大音希聲3>,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善。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郭店楚墓竹簡.老子》、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德經》。 (2) 無隅:沒有邊角。 (2) 希聲:沒有聲音。〔參考資料〕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1>上士昏道,堇能行於其中。中士昏道,若昏若亡。下士昏道,大之。弗大九,不足以為道矣。是以建言又之:明道女孛,遲道□□□道若退。上德女浴,大白女辱,德女...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愧無海陸珍。  庭中丸劍闌,堂上歌吹新。光景不知晚,觥酌豈言頻。  單醪昔所感,大醵況同忻。顧謂軍中士,仰答何由申。司空主簿琴席  煙華方散薄,蕙氣猶含露。澹景發清琴,幽期默玄悟。  流連白雪意,斷續回風度。掩抑雖已終,忡忡在幽素。 與村老對飲  鬢眉雪色猶嗜酒,言辭淳樸古人風。  鄉村年少生離亂,見話先朝如夢中。 城中臥疾,知閻、薛二子屢從邑令飲,因以贈之  車馬日蕭蕭,胡不枉我廬。方來從令飲,臥病獨何如。  秋風起漢皋,開戶望平蕪。即此吝音素,焉知中密疏。  渴者不思火,寒者不求水。人生羈寓時,去就當如此。  猶希...
觀者如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射義》:「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牆。」形容觀看的人很多,像圍牆一樣。《周書.卷二一.尉遲迥傳》:「孝寬等軍失利而卻,鄴中士女,觀者如堵。」
死不旋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意志堅定,不畏艱難。《戰國策.中山策》:「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士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中的基層戰士。目前我國軍中士兵分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