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828.6876 ms
共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央集權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央集權制是教育行政制度的型態之一;凡是政治制度採中央集權的國家,其教育行政制度亦大多採用中央集權制。所謂中央集權制,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機關及其所統轄之各級地方機關支配全國的一切教育設施。其優點是:(1)國家教育政策和政治理想易於實現;(2)可以根據國家的需要釐訂整個教育計畫,付諸實施;(3)可使全國教育事業,用一致的步調,實現同一的目標;(4)可以建立畫一的教育標準,使全國教育平均發展;(5)可以調劑教育人員與經費,使全國各地教育事業能達到同一之水準,以保障國民教育機會均等;(6)可以在非常時期迅速改變各地教育措施,以配合新的國策。相對的其缺點亦有:(1)地方教育事業受中央的箝制,不能自由...
|
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正中」、「中間」。
裡、內。如:「書中」、「心中」、「夢中」。
介於高低、大小、好壞、強弱之間。如:「中等」、「中型」、「中度颱風」。
一半的。如:「中途」、「中夜」。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工作中」、「研究中」、「使用中」、「錄音中」。
正好、剛好。如:「適中」。
中國的簡稱。如:「中西合璧」、「古今中外」。
射中目標。如:「百發百中」。
得到。如:「中獎」、「中選」、「中籤」。
遭受、感染。如:「中傷」、「中風」、「中毒」、「中暑」。
合、符合。如:「中聽」、「中意」、「中規中矩」。
|
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矩、法度。如:「制度」、「法制」、「兵制」、「中央集權制」。
|
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握的力量或勢力。如:「權力」、「主權」、「權威」、「權勢」、「大權在握」。
應享有的利益。如:「權利」、「版權」、「權益」、「投票權」、「所有權」。
隨機而變。如:「權變」、「權宜之計」。
衡量。如:「權衡」、「兩害相權,取其輕。」
暫時、姑且。如:「權充」、「權且」。
謀略。如:「弄權」、「權術」、「權謀」。
|
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合。如:「集會」、「集合」、「集資」、「聚集」、「收集」、「集思廣益」。
市場。如:「趕集」、「市集」。
輯錄式的出版品或影片。如:「詩集」、「文集」、「影集」。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詩文詞曲等著作。如:「集部」、「經、史、子、集」。
量詞。用於計算叢書或影劇集系列的單位。如:「這齣戲今天播出第三集。」、「這一套兒童故事書總共有三十集。」
|
中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間或中心地方。《詩經.秦風.蒹葭》:「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荀子.大略》:「欲近四房,莫如中央。」
2.指國君。《韓非子.揚搉》:「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清.王先慎.注:「四方謂臣民,中央謂主君。」
3.最高政府所在地。相對於地方而言。如:「中央政府」。
|
集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集合權力於中央的制度。如:「共產國家是屬於中央集權制度。」
|
權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統御天下的權力。《商君書.修權》:「權制獨斷於君則威,民信其賞,則事功成。」
2.權宜的法制。《文選.揚雄.解嘲》:「聖漢權制,而蕭何造律,宜也。」
3.威權與法制。《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
|
兩河流域文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河文明的奠基者;閃語系的游牧民族阿卡德人則與蘇美文明同時發展,最後征服了蘇美,其創立了一套較完備的中央集權制度,為帝國統治打下牢固的基礎;而其後由阿摩利人建立的巴比倫文明更讓此地區的文明達到高峰,尤其在第六代漢摩拉比王統治時期,更創建了從波斯灣到地中海的龐大帝國,並制定了漢摩拉比法典;巴比倫王朝瓦解後,亞述帝國於西元前八世紀建立,發動了一系列的征服戰爭,建立了強大的軍事國家,其後則被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倫王國和東部的米底王國共同消滅。最後,整個兩河地區則為波斯帝國所征服。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兩河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K...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