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衰復盛,重新振作。《詩經.大雅.烝民.序》:「任賢使能,周室中興焉。」南朝梁.鍾嶸《詩品序》:「太康中,三張二陸、兩潘一左,勃爾復興,踵武前王,風流未沫,亦文章之中興也。」
國立中興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私立中興商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興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大學之一。創辦於民國八年,原名「農林專門學校」,幾經沿革,於民國六十年改制為國立大學,並改稱為「國立中興大學」。包括農、法商、文、理、工五學院及兩個夜間部,分為臺中及臺北兩個校區。
光武中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莽篡漢,西漢滅亡,改國號為「新」。後劉秀以寡擊眾,破莽軍,恢復漢室,國號仍為「漢」,史稱為「東漢」。後人稱此一中興漢室的史事為「光武中興」。
中興新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南投縣境內的營盤口,為臺灣省省會。民國四十四年(西元1955)省主席嚴家淦決議遷移省政府,定址於南投霧峰,至四十六年(西元1957)正式合署辦公,成為全省的施政中心。自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後,行政功能不再。前臨八卦山,後倚太虎山,景色悠美。因寓鼓舞意義取名「中興新村」。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8年(1929)在臺北創立的農林專門學校,即是中興大學的前身。歷經遷址及數次更名改制,50年原臺灣省立農學院(臺中),與原省立法商學院(臺北)合併,並增設理工學院,成為臺灣省立中興大學,60年改隸中央,更名為國立中興大學;至81年12月底,臺中校本部先後設有農、理、工、文四學院及夜間部,臺北校區設有法商學院及夜間部,全校共有49個學系,28個研究所,其中16所設有博士班;教職員共有1,898人,學生總人數為16,310人。
  中興大學圖書館為一分散式的圖書館系統。臺中校本部設有32個系、所、中心圖書室;因部分書刊資料分置各圖書室,閱覽流通服務亦採分散制,但書刊資料之採錄、編...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圖書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圖書室為中興工程顧問社全體員工之專屬圖書館。於民國59年(1970)4月該公司成立之初即有該室之建立,至今已有23年之久,為一個專門圖書館性質的圖書館。
  該室之館藏以土木、水利、建築、地質、環工、交通等工程為主,配合業務上之設計工作而蒐集參考,僅提供社內1,000多位工程及管理人員參考使用,因而非工程之刊物、書籍,並不在蒐集範圍之內。
  資料的來源除購買外,也向有關機構單位索贈,更多的部分是該社為所設計監造的工程而撰寫的工程報告、工程圖、設計圖、竣工圖、地形圖等,將公司設計之歷史一一保存下來,同時,因涉及國家的重大工程建設,如翡翠水庫、第二高...
中興館閣書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興館閣書目],陳騤(1128-1203)編,騤字叔晉,天臺人。南宋紹興24年(1154)進士,歷知贛、秀、太平、袁四州,寧宗時知樞密院兼參知政事。嘉泰3年卒,年76,論文簡。所編書目外,又有[中興館閣錄]10卷、[文則]10卷,[宋史]卷392有傳。
  原書70卷、序例1卷,分52門,收書44,486卷,淳熙5年(1178)刊行。亡佚已久,唯[中興藝文志]、[玉海]、[山堂考索]等多加採錄,近人趙士煒共輯得1,019家,原釋882條,考678條,編成[中興館閣書目輯考]5卷。陳垣推許[中興館閣書目]一書,言其重要在[崇文總目]之上,而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多本此目。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成立於1999年8月,為臺灣中、南部地區第一所,亦是迄今唯一之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其設立宗旨為融合傳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的理論基礎,兼及資訊技術與應用的訓練,培養高素質的圖書資訊學專業與管理人才,以提昇圖書館與資訊中心在資訊社會中保存文化資源與傳播資訊的功能,並符合資訊時代的圖書館、資訊中心與相關產業之人力需求。

  該所教育發展方向可以「蘭花」(ORCHIDS)一字表達,即綜合:「組織」(organization)、「研究」(research)、「合作」(collaboration)、「人文」(humanity)、「創新」(innovati...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