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3.34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事不三思,終有後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做事前要仔細考慮,否則終會後悔。《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常言:『事不三思,終有後悔。』孟夫人要私贈公子,玉成親事,……千不合,萬不合,教女兒出來相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如:「思慮」、「思考」、「思索」、「思量」、「胡思亂想」。
懷念、想念。如:「相思」、「思念」、「思慕」、「思鄉」。
想法、意念。如:「構思」、「文思」、「心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所作所為,都稱為「事」。如:「事情」、「人事」、「事與願違」。
職業。如:「謀事」、「事業」、「事求人」、「人浮於事」。
關係、責任。如:「當事人」、「沒你的事,請別插手!」
變故。如:「出事了!」、「交通事故」、「平安無事」、「九一八事變」。
奉養。如:「事奉父母」。
做。如:「大事宣傳」、「不事生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位置上與「前」相對。如:「後面」、「背後」。
在時間上與「先」相對。如:「先後」、「先來後到」、「後來居上」。
子孫。如:「後嗣」、「後代」、「名人之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後懊惱、追恨。如:「後悔」、「悔恨」、「悔過」、「悔不當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束。如:「終結」、「終止」、「樂曲終了」、「曲終人散」。
死亡。如:「送終」、「善終」、「臨終」。
結局、最後的時刻。如:「年終」、「有始有終」、「自始至終」。
最後的、最末的。如:「終點」、「終站」。
到底、畢竟。如:「終究」、「終歸」、「終於」。
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如:「終年」、「終日」、「終生」、「終夜」。
後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後悔悟。《史記.卷七○.張儀傳》:「懷王後悔,赦張儀,厚禮之如故。」《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後悔前非,改行從善,引眾投劉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