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76.46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二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耍無賴、放肆。《董西廂》卷五:「一言賴語都是二四!沒性氣閑男女。」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二四的司公能主張,則他三個人狠心腸,做夫妻四年向上,五十次告官房。」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作詩格律的一種主張。即作詩時,除每一句最末字外,詩句中的奇數字不一定要符合平仄,但偶數字則必須嚴格要求符合平仄。《紅樓夢》第四八回:「怪道我常弄一本舊詩偷空兒看一兩首,又有對的極工的,又有不對的,又聽見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詩上,亦有順的,亦有二四六上錯了的,所以天天疑惑。」
二四分位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組數值由小到大排序後,再將這些數據個數分為四等分,第二個四等分點的數值稱為第二四分位數,也稱中位數。
二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肆、恣意胡為。《董西廂》卷三:「當初遭難,與俺成親事,及至如今放二四。」元.尚仲賢《氣英布》第四折:「奏凱見君王,隄防,只怕他放二四又做出那濯足踞胡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樂譜上用來表示音高的符號。如工尺譜、二四譜(潮州音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二位。大寫作「貳」,阿拉伯數字作「2」。
數目是二的。如:「二人」、「二部曲」、「二百元」。
次第是二的。如:「老二」、「二姊」、「二手貨」、「二房東」、「二等兵」。
兩樣的。如:「不二價」、「三心二意」、「說一不二」。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hún lún tūn zǎo釋義︰即「囫圇吞棗」。見「囫圇吞棗」條。 01.《朱子語類.卷一二四.陸氏》:「今學者有幾個理會得章句?也只是渾淪吞棗。」  參考詞語︰鶻崙吞棗注音︰ㄏㄨˊ ㄌㄨㄣˊ ㄊㄨㄣ ㄗㄠˇ漢語拼音︰hú lún tūn zǎo釋義︰即「囫圇吞棗」。見「囫圇吞棗」條。 01.宋.朱熹〈答許順之〉書其三:「日用動靜語默,無非下學,聖人豈曾離此來?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粗無二致,正是鶻崙吞棗。」  參考詞語︰渾掄吞棗注音︰ㄏㄨㄣˊ ㄌㄨㄣˊ ㄊㄨㄣ ㄗㄠˇ漢語拼音︰hún lún tūn zǎo釋義︰即「囫圇吞棗」。見「囫圇吞棗」條。 01.元.耶律楚材〈心經宗說後...
道不同,不相為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想不同,志趣不合,就無法相互討論或共事。《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西遊記》第二四回:「孔子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是太乙玄門,怎麼與那和尚做甚相識!」
尸位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資治通鑑.卷三二.漢紀二四.成帝元延元年》:「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
守株待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醒世姻緣傳》第二四回:「若依了那世人的識見看將起來,這等守株待兔的,個個都不該餓死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