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43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遁有二義:
1.〔淮南子.本經〕:「故閉四關,止五遁,則與道論。」四關為耳、目、口、心;五遁則意謂不守本性,沈溺於種種物質享受。五即指金,如器皿之用;木,如宮室之盛;水,如泛舟之樂;火,如烹調之美;土,如樓臺之高。2.謂仙人有五種借物遁形的方術。明謝肇淛〔五雜俎.人部二〕:「漢時解奴辜,張貂皆能隱論,出入不由門戶,此後世遁形之祖也。介象、左慈、于吉、孟欽、羅公遠、張果之流,及〔晉書〕女巫章丹、陳琳等術皆本此。謂為神仙,其實非也。其法有五:曰金遁、曰木遁、曰水遁、曰火遁、曰土遁。見其物則可隱,唯土遁最捷,蓋無處無土也。」在通俗小說中,如〔封神演義〕常以之作為一種法術神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五位。大寫作「伍」,阿拉伯數字作「5」。
數目是五的。如:「五個」、「五子棋」、「五線譜」、「陰陽五行」、「五權憲法」、「五體投地」。
次第是五的。如:「五更天」、「小學五年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避。如:「逃遁」、「夜遁」、「地遁」。
隱匿、躲藏。如:「隱遁」、「無所遁形」。
四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道家指心、口、耳、目。《淮南子.本經》:「故閉四關,止五遁,則與道淪。」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