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0.16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亞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祭祀時必須獻酒三次,第二次獻爵即稱為「亞獻」。《續漢書志.卷二四.百官志一》:「凡郊祀之事,掌亞獻。」《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這一回大祭,主祭的虞博士,亞獻的莊徵君,終獻的馬二先生,共三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的、次一等的。如:「亞軍」、「亞熱帶」、「孟子亞聖」。
亞洲的簡稱。如:「東南亞」、「亞太地區」、「歐亞大陸」。
發語詞。同「阿」。如:「亞爹」、「亞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上、奉進。如:「奉獻」、「貢獻」、「獻謀」、「獻身」、「她上臺獻花給得獎者。」
表演。如:「獻技」、「獻藝」。
故意表現。如:「獻寶」、「獻媚」、「獻殷勤」。
文獻: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賢人,今指具歷史價值的典籍資料。如:「參考文獻」、「歷史文獻」。
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執行任務、擔任工作。《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莊徵君復歸了亞獻位,執事的都復了原位。」《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賈大少爺一路觀看,踱進客堂,就有執事的道婆,前來打個問訊。」
胙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拜鬼神用的牲肉。《金史.卷三一.禮志四》:「司徒又跪以胙肉進,皇帝受以授左右。」《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遲均、杜儀,引主祭的虞博士,亞獻的莊徵君,終獻的馬二先生,都跪在香案前,飲了福酒,受了胙肉。」
三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舉行祭典時,初次獻酒為初獻,再次獻酒為亞獻,第三次獻酒為終獻,合稱為「三獻」。《續漢書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中二千石。……郊祀之事掌三獻。」《儒林外史》第四○回:「率領眾百姓,叫木耐在旁贊禮,升香、奠酒,三獻、八拜。」也稱為「三享」。
福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過的酒。《宋書.卷一四.禮志一》:「太祝令各酌福酒,合置一爵中,跪進皇帝,再拜伏。」《儒林外史》第三七回:「亞獻的莊徵君,終獻的馬二先生,都跪在香案前,飲了福酒,受了胙肉。」
啐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祭畢飲酒的儀式。《元史.卷七四.祭祀志三》:「亞獻再拜受爵,跪祭酒,遂啐飲。」
終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舉行祀典時,第三次獻爵。《新唐書.卷一二.禮樂志二》:「終獻,獻官乃即事,一獻而止。」《宋史.卷九八.禮志一》:「凡親行大祀,則皇子弟為亞獻、終獻。」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