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03.1311 ms
共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亨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流單位。電路中,電流變化率為每秒一安培的電流時,能產生一伏特電動勢的感應器之電感,稱為「一亨利」,以紀念美國科學家亨利(Joseph Henry)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貢獻。
|
歐亨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亨利出生 1862年9月11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格林斯伯格職業 短篇小說作家國籍 美國創作時期 1901年~1910年歐•亨利(O. Henry,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又譯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國小說家,其短篇小說構思精巧,風格獨特,以「歐• |
亨利克約翰易卜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亨利克約翰易卜生 Henrik Johan Ibsen,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生於挪威希恩,是一位影響深遠的挪威劇作家,被認為是現代現實主義戲劇的創始人。他的許多劇作在當時被認為是醜聞,因為當時維多利亞式的家庭價值觀和禮儀是社會的標準,而任何對這個標準提出疑義和挑戰的看法都被看做是不道德和可憎的。易卜生的作品顯示了在這個表面以下的實際情況,而當時的社會不願看到這個實際現象。易卜生用不留情的眼光來看生活的實際,提出了新的道德問題,由此他創立了現代的話劇。在他之前,話劇總是一場道德的教育劇,其高貴的主人...
|
亨利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非常稀釋的液態溶液而言,溶質之逸壓(fugacity)係正比於其莫耳分數:
式中 k2 是比例常數;2 代表溶質。此定律來自經驗法則,似乎與理想溶液之 Lewis-Randall 定則有異曲同工之妙,其fi=xifi0,意謂理想溶液中溶質的逸壓恰為相同於溶液溫度及壓力之純物質逸壓乘以溶質的莫耳分數。唯理想溶液除了非常稀釋外,當需非電解質之溶質與低壓的條件,換言之,非常稀釋的溶液僅是相當接近理想溶液,但並非理想溶液,因此兩者仍有區別。 |
強亨利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亨利效應 (the John Henry effect)
|
亨利氏鐵線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莖成熟時光滑。單葉,紙質至近革質,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不裂或3淺裂,疏鋸齒緣,尖凸狀鋸齒緣或稀全緣,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光滑或沿脈微被毛,3至5出脈。花白色;萼片4;雄蕊被毛。
|
亨利的記憶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理學名詞。美國加州大學亨利(Franklin Henry)提出有關運動技術學習理論。此理論重點主張,動作的運動能力是特殊的,而非一般性的,以前所學的動作儲存於腦中記憶鼓上,隨時準備被選擇為需要時使用。所以學生學習基本動作越多就越能展現即興的表現。
|
亨利馬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葉片長3-8 cm,寬2-5 mm,滑或稀被剛毛。
指狀總狀花序4-10枚,長3-8 cm; 穗軸扁平,具翅。小穗長約2.5 mm;外穎顯著;內穎為小穗1/2長,5脈,邊緣具毛;下位外稃邊緣之脈具毛;上位外稃稍革質。
|
亨利八世的教育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王亨利八世(1509~1547在位)時期的教育發展,大致是其宗教改革政策的結果。亨利八世因想與王妃凱撒琳(Catherine)離婚,另娶宮女安布琳(Anne Boleyn),但不為羅馬教宗克里門斯七世(Clemens Ⅶ,1523~1534在位)所允許,於是憤而與羅馬教會脫離,而使得英國國教形成。當時宗教上的改革,也促使教育活動隨之變革,如英國國教接收原由羅馬教會掌管的大部分職掌,沒收了教會財產,解散修道院,此外禮拜儀式的語言由拉丁語改為英語,並使用英文的〔聖經〕、祈禱書、詩篇及教義問答等。這些宗教上的變革對教育的影響,即是部分解散之修道院改建為學校,強制教堂及學校使用規定之教材,學校大...
|
杜悌尤,亨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作曲家,生於安傑(Angers),畢業於巴黎音樂學院,隨加龍(Gallons)和畢瑟(H. P. Büsser, 1872-1972)學習作曲。1938年獲羅馬大獎,1942年任巴黎歌劇院歌唱指導。1943-1963年間在法國電台工作,任教於師範音樂學院和巴黎音樂學院,並任聯合國國際音樂委員會委員,1967年獲全國音樂大獎。他的音樂風格受德布西(C. Debussy, 1862-1918)和拉威爾(M. Ravel, 1875-1937)影響,自由奔放,不為學院派或傳統的音樂美學觀點所左右。他的作曲態度非常嚴謹,作品雖然不多,但每首都有一定的標準。與芭蕾有關的作品:《國王的指環》(L...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