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6.63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文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文課程係包括人文學科研究人類行動的歷史,並探討人類經驗與想像的成果。人文學科的內容除了涉及人類對經驗予以組織、解釋及賦予價值外,尚須充實公民道德的例證,在浩瀚的知識內容、價值與方法中取得共識,為受教者提供最佳的模範。
  人文課程的基本要素有四:
1.作品或人文:內容、形式或結構、媒介、觀點。2.創作者(作家、藝術家、作曲家):觀點、目的(意向)。3.宇宙:文化、心智與情緒之背景。4.群眾(觀眾、讀者、聽眾):批評的欣賞、情感、理解、偏見、感觸。不同的社會之人文課程在上述四個要素雖有偏重,但皆以兩種概念來組織人文課程
1.文體或形式:著重文學、藝術或歷史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路的一段。如:「里程」、「路程」、「送你一程」。
事情進行的經過或順序。如:「過程」、「歷程」、「議程」、「日程」、「課程」、「程序」。
衡量、估計。如:「計日程功」。
階段、地步。如:「程度」。
法式、規範。如:「章程」、「規程」、「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定進度計畫的學習活動。如:「課程」、「下課」、「上課」。
學業、學科。如:「課業」、「功課」、「體育課」。
督促學習。如:「課徒」、「課子」。
行政機關處理特定事務的單位。如:「出納課」、「總務課」。
徵收。如:「課稅」。
量詞。用於計算教材課數的單位。如:「今天我們上第三課。」
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達教育目標所規畫與實施的一切教學科目或活動。
2.古代依物價高低而訂定的稅額。《元史.卷七.世祖本紀四》:「諸路課程,歲銀五萬錠,恐疲民力,宜減十分之一。」
人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類的禮樂教化。《易經.賁卦.彖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唐.孔穎達.正義:「人文,則詩書禮樂之謂。」
2.人事。《後漢書.卷七三.劉虞等傳.論曰》:「舍諸天運,徵乎人文,則古之休烈,何遠之有!」
3.泛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