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文課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umanities Curriculum
作者: 方德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文課程係包括人文學科研究人類行動的歷史,並探討人類經驗與想像的成果。人文學科的內容除了涉及人類對經驗予以組織、解釋及賦予價值外,尚須充實公民道德的例證,在浩瀚的知識內容、價值與方法中取得共識,為受教者提供最佳的模範。
  人文課程的基本要素有四:
1.作品或人文:內容、形式或結構、媒介、觀點。2.創作者(作家、藝術家、作曲家):觀點、目的(意向)。3.宇宙:文化、心智與情緒之背景。4.群眾(觀眾、讀者、聽眾):批評的欣賞、情感、理解、偏見、感觸。不同的社會之人文課程在上述四個要素雖有偏重,但皆以兩種概念來組織人文課程:
1.文體或形式:著重文學、藝術或歷史作品一致的結構。2.內容或看法:強調透過藝術或文學表現所傳達的訊息。人文課程以此兩種概念作為探討的主體,並以四種基本要素的觀點來驗證。而人文課程的目標亦有兩種:
1.工具性目標:著重論述的方式,以發展學生的知識與技能。2.文化與人文主義的目標:開展學生知識背景與態度,傳遞文化遺產,豐富學生的經驗。一九五○年代,由於受到科技至上觀念的影響,人文課程受到忽視,直到一九六○年代,年輕人反戰、揚棄物質主義與排斥學校教育,人文課程才漸受重視。一九七○年代的美國中學,最普遍的人文課程有七科:藝術、音樂、文學、戲劇、哲學、歷史與藝術史。常用的教學媒體有影片、書籍、圖片、錄音帶與音樂。採小班制,便於進行討論,並輔以協同教學;這些科際整合的科目係由任課教師所發展出來的,其目的在協助學生澄清個人的價值、激發創造力、了解西方人的偉大思想、忠於普遍的價值、欣賞藝術價值與傳遞文化遺產。  以考試制度來甄選中學生升大學或就業的國家,多半以嚴謹的人文課程作為升學的重要科目。綜合中學之設立旨在促進社會平等,課程中的古典語文代之以現代語文。人文課程的民主化過程正值科技帶來的就業機會與地位之提升,英才教育與平民教育、普通教育與技職教育的對立,因人文課程的改革才漸消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文課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