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情緒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íng xù
解釋:
  1. 心理學上指個體因外在的刺激或內在的身體狀況所引起的心理狀態。包括喜、怒、哀、懼、愛、惡、欲等。泛指心情。
    【例】面對凶手時,受害者家屬的情緒顯得相當激動。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情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íng xù
解釋:
1.纏綿的情意。南朝梁.江淹〈泣賦〉:「直視百里,處處秋煙;闃寂以思,情緒留連。」唐.韓偓〈青春〉詩:「光陰負我難相遇,情緒牽人不自由。」
2.心情。唐.韓偓〈春閨詩〉二首之一:「醒來情緒惡,簾外正黃昏。」宋.丘崇〈洞仙歌.豐肌膩體〉詞:「鎮獨立黃昏怯輕寒,這情緒,年年共花憔悴。」
3.由外在刺激或內在身心狀態,所引發的喜、怒、哀、懼等個體主觀感受與生理反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情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motion
作者: 張景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情緒」一詞定義頗多,依情緒理論而不同。不過情緒的探討與動機的研究密不可分。有關動機的理論很多,各家以不同的觀點來解釋人類行為的動機。如馬士洛(A. Maslow)的需求層次論,佛洛依德(S. Freud)的心理分析論或是班杜拉(A. 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都曾對動機加以解釋。情緒也像動機一樣是會引起個體的行為反應,同時,情緒也可能伴隨個人的動機而生。討論動機時,注意的焦點在行為目標上,而非心理感受。但是在討論情緒時,則是把注意力放在主觀的、情意的因素上。
  早期心理學家曾以各種方式了解人的情緒狀態,也曾針對情緒的生理反應加以研究,如情緒激動時會產生口乾舌燥、心跳加速等的生理現象。還有利用多筆記錄器來測量因某些原因而產生的生理變化,包括血壓、呼吸及膚電反應等。
  至於情緒的理論,有詹蘭二氏情緒論(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丹麥哲學家蘭吉(C.G. Lange)先提出此說,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W. James)繼之,遂合成一論。他們都認為情緒是由身體內的生理變化所造成,身體變化是因,情緒是由身體變化而生的知覺。這種說法引起許多爭論。後來,又有坎巴(坎農(W.B. Cannon)和巴德(D. Bard))二氏情緒論(Cannon-Bard Theory of Emotion)。他們反駁詹蘭二氏的情緒論,認為情緒的產生不是在生理變化之後才有的;情緒和生理變化其實是同時產生的。也就是說,情緒的產生是因為對事件有所覺知而產生的。而夏辛二氏情緒論(Schachter-Singer Theory of Emotion)則強調個體對自身的生理變化與事件兩方面的認知,都是造成情緒反應的原因。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情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相似詞: 【心情】
對應華語: 情緒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情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îng-sū
又音: tsîng-sû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心情。心中喜、怒、哀、樂、愛、惡、欲等感覺。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情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心神起毛情緒精神khi33 moo55 tsih3 相關客家語 情緒
相似詞 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