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詹姆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James, William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詹姆斯(1842~1910)是美國著名的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其學說對於當代美國學界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哲學方面,他在一九○七年所發表的〔實用主義〕(Pragmatism),開啟了哲學上的實用主義運動。「實用主義」一詞雖為帕爾斯(C.S. Peirce, 1839~1914)所創,但詹姆斯卻使其更廣為人知;至今實用主義仍支配了多數美國人的思想。在心理學方面,他的〔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890),則是象徵著心理學自哲學、宗教解放出來的經典之作,使得心理學的研究向著科學邁進一大步。詹姆斯其他重要的著作還包括下列:〔心理學教本—簡明課程〕(A Textbook of Psychology-Briefer Course, 1892)、〔信仰的意志〕(The Will to Believe, 1897)、〔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1902)、〔多元宇宙〕(A Pluralistic Universe, 1909)、〔真理的意義〕(The Meaning of Truth, 1909)、〔哲學的一些問題〕(Som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1911)、〔記憶與學習〕(Memories and Studies, 1911)、〔激進經驗主義論文集〕(Essays in Radical Empiricism, 1912)等。
  在生平方面,詹姆斯一八四二年生於紐約(New York),父親是一位神學家。由於家庭關係,詹姆斯早年的教育多在歐洲接受。他最早曾想成為一位畫家,但旋即放棄 。十九歲時進入哈佛(Harvard)大學研習解剖學、化學;後在一八六五至一八六六年隨阿加西滋(L. Agassiz)至巴西探險而中斷學業;但又在一八六九年取得哈佛大學醫學博士。一八七三年成為哈佛大學生理學的講師;一八七五年時開始教授心理學;一八七六年他成為生理學的助教授;一八八五年升任哲學教授。在詹姆斯一生中,他一直為疾病所苦,但這也促使他完成了許多重要的著作。
  詹姆斯的思想可以說是源於他對科學的執著及對宗教信仰之間的張力;此可由他的前兩本重要著作與心理學科學有關看出。甚至於他在後期有關哲學的著作,也可視為是他嘗試以哲學觀點來解釋心理學與宗教兩者的關係。以下即據此來說明詹姆斯的一些重要思想。(1)在心理學方面,詹姆斯主張以經驗的方法,包括功能論、生物學的方式,再聯合自省方式來進行心理學研究。他排斥以往用形上學理念來解釋心靈,改採生理學觀點,認為大腦的活動,決定了心智的作用;目的與選擇的追求,正是心靈作用展現的特徵。詹姆斯並提出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的概念,視意識為一動態過程,而不是靜態結構。此外他也提出情緒(emotion)是「對於身體狀態之感覺」的看法,認為情緒是隨身體狀態而生,而不是情緒產生身體狀態;(2)在宗教方面,詹姆斯認為人的自我(self)由三部分組成:最下層是物質我,中間是社會我,最上層是精神我;其中精神我雖然也是經驗的產物,但乃是由反省過程形成的,是人類放棄從外在角度分析事物的結果,是許多自我統合而成的最後自我。由於人有精神我的組成,所以他可以超越一些直接的證據之上而從事信仰。雖然詹姆斯對於宗教生活的分析是建基於經驗的分析,但他卻認為宗教是仰賴於某些超越的事物,甚至於超越理性之外;(3)在哲學思想方面,詹姆斯認為真理是隨時間而發展改變的,每個真理都必須通過三個考驗:一是理論本身一致性的考驗;一是有無事實支持的考驗;另一是能夠給予人們再三實行之動能的考驗,也就是說一個學說若無法提供人們有意義的生活,就不可能是真的。藉由他的實用主義,一方面符合他心理學中的功能論,另方面他也說明了無神論不可能為真。另外,詹姆斯的重要哲學觀點,尚包括世界不是單元的或是絕對的統一(如此才能給人類自由的空間),心靈與物質只是「實在」(reality)組成的二種方式(兩者均是由純粹經驗所組成),以及價值出現在人所作的主張中等。
  綜上所述,詹姆斯可以說是一位目的論者,他所提出的學說,無論是哲學、心理學、生理學等,皆有其系統架構以與其目的論相配合。但他也同時以自然科學的觀點來探討人的心理,使心理學正式步入科學化的階段。
  詹姆斯對於後世的深遠影響,不只限於哲學或心理學等方面,他曾運用他在(心理學原理)中一些重要的原理、原則,寫成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經典著作〔與教師談心理學以及與學生談人生理想〕(Talks to Teachers on Psychology and to Students on Some of Lift's Ideals, 1899)一書。這本書開啟了心理學與教育學中的新領域;凡是教育方面的重要課題,如本能、遊戲、習慣、自動反應、勞作與紀律的價值、懲罰的方式、分數的意義、填鴨式教學的謬誤、背誦的方法、教學法、教學目標的限制、教室觀察的價值、個別差異、道德訓練的基礎及師生關係等,在本書中均有所討論,對於日後的教育學研究啟發甚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詹姆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