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3.8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人很多。如:「人海茫茫」。唐.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又鯨鯢人海涸,魑魅棘林幽。」
2.比喻世俗人生。如:「人海浮沉」。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一折:「濁骨凡胎,遞生人海。」
人山人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許許多多的人聚集在一起。《水滸傳》第五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有戲舞,或有吹彈,或有歌唱,賺得那人山人海價看。」《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生辰,街上迎會,看的人,人山人海。」
人海人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人山人海」。見「人山人海」條。01.《清代北京竹枝詞.都門竹枝詞》:「傳來日下舊聞多,市語方言費揣摩。人海人山圖畫好,挑燈閒寫竹枝歌。」
人海戰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方交戰時,依靠大量的人員突破敵方陣地,以人的肉體抵擋對方槍炮,使對方不忍射擊或無暇射殺,是一種不惜傷亡的作戰方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積聚眾廣的人或物。如:「棉海」、「人海」、「火海」、「花海」。
怨天尤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並開平民教育之先河,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論語》一書是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互相問答的話,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在〈憲問〉篇中,孔子感慨沒有一個人可以了解他,人海茫茫,卻覓無知己。但他認為自己在遭受挫折、失敗時,能不埋怨上天,也不責怪別人。學習身邊平常的事物,進而深知自然生滅演變的道理,而能隨遇而安、通曉德義。這樣對人生的了解,已經到達某個境界了,而這個境界一般人很難體會,也只有上天才會知道。後來《論語》原文的「不怨天,不尤人」演變為「怨天尤人」這句成語,用來比...
珠聯璧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龔自珍〈常州高材篇送丁若士〉詩:「珠聯璧合有時有,一散人海如鳧鷗。」
譬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泰<藝術論>:「藝術是生活的鏡子。」 略喻略喻是保留喻體和喻依,但省略喻詞的譬喻技巧。如:1.「人山人海」,原意為「人多如山,人多如海。」2.《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道。」是喻體,「玉不琢,不成器」是喻依。 借喻借喻是省略了「喻體」和「喻詞」,只剩下「喻依」。如:1.楊煥<夏夜>:「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用「珍珠」比喻星星,「銀幣」比喻月亮。2.顧炎武<廉恥>:「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用此兩句比喻「君子處在亂世,不改變節操。」 参考資料(註一)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大、模糊不明。如:「渺茫」、「人海茫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