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仇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敵對而產生的憎恨。唐.韓愈、孟郊〈城南聯句〉:「一笑釋仇恨,百金交弟兄。」《紅樓夢》第六一回:「沒的結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懷怨。如:「恨意」、「仇恨」、「恨之入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怨恨。如:「報仇」、「仇人」、「仇視」、「仇敵」、「恩將仇報」、「深仇大恨」。
姓。
名副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外的名聲崇高,只得隱忍下來。郗(ㄔ)慮為附和曹操,便上奏請免孔融的官職,二人於是有了心結,彼此互相仇恨。而在此時,曹操寫了一封信給孔融,要化解他和郗慮之間的怨仇。說他們本來交情很好,結果因為一點小事而互相陷害,實在是不值得。以前兩人互相欣賞,惺惺相惜,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呢?希望他們能重修舊好。曹操信中提到,孔融曾盛讚郗慮的學識,說他的學問是「名實相副」,和傳聞中的一樣好,絕不虛假。後來「名副其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名聲或名稱與實際相符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回報,多指仇恨而言。如:「報復」、「復仇」。《左傳.定公四年》:「(伍員)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
以德報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記仇恨,反以恩德回報他人。《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北史.卷七○.韓襃傳》:「所獲賊眾,不足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請一切放還,以德報怨。」
佛洛依德(Freud)意識三層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其為行為主要的決定者。佛洛依德認為潛意識屬於生理驅力和慾望,稱此原始力量為「Libido」,例如仇恨、恐懼。3.無法以回憶或聯想觸及。但可由夢境、口誤或筆誤、自由聯想或催眠等蒐集線索。故可解釋潛意識具有原始、不一致、幼稚的特徵。 參考文獻Weiten W. (1992)。Psychology:Themes and Variations(2nd ed).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吳來信(2008)。佛洛依德的人格層次:以冰山為例。2009年7月24日,取自:http://social.n...
不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願與仇人共生世間。語本《禮記.曲禮上》:「父之讎,弗與共戴天。」比喻仇恨極深。《三國演義》第三九回:「凌統叩頭大哭曰:『不共戴天之讎豈容不報!』」《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父親和他涉了訟,他買囑知縣,將我父親斷輸了,這是我不共戴天之仇。」也作「不同日月」、「不共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怨隙、仇恨。[例]盡釋前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仇恨。如:「結怨」、「宿怨」、「以德報怨」、「恩怨分明」。《左傳.成公三年》:「無怨無德,不知所報。」《禮記.儒行》:「儒有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