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6.61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他律道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採用觀察實驗法研究兒童的道德發展,發現兒童道德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稱為他律期(heteronomous stage)或他律道德(heteronomous morality)。第二階段則稱為自律期(autonomous stage)或自律道德(autonomous morality)。
  依據皮亞傑之見解,大多數的學前兒童(四~七歲)對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規範及服從權威才是對的、好的。這些兒童對行為的對錯或好壞的判斷標準,只重視行為結果而不重視行為動機,故又稱為道德的現實主義(moral realis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途、途徑。如:「道路」、「街道」、「河道」、「鐵道」、「快車道」。
說、談,或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賀」、「道歉」、「能言善道」。
事理。如:「道理」。
真理。如:「朝聞道,夕死可矣。」
方法。如:「門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技藝。如:「烹調雖只是小道,可是沒有三五年的工夫,卻也很難出人頭地。」
中國先秦時期的思想派別。如:道家。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由東漢張陵創立的宗教。如:道教。尊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為教祖,相傳可用符咒為人治病。
道士的簡稱。如:「貧道」、「老道」。
量詞:A>用於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一道閃電」、「三道黃線」。B>用於計算有出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C>用於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D>用於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E>用於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如:「道德」、「公德」、「四維八德」。
好的修養、品行。如:「德行」、「德高望重」、「年高德劭」。
恩惠。如:「大恩大德」。
信念、意念。如:「一心一德」。
德意志共和國的簡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則、規章。如:「法律」、「定律」、「金科玉律」。
約束。如:「自律」、「律己甚嚴」。
音樂的節拍、高低。如:「旋律」、「音律」。
統一。如:「一律」。
律詩:一種詩的體裁。有固定的格式,並講究押韻、對仗等。有五言與七言兩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三人稱代詞,指你、我以外的第三人。如:「他們」、「你我他」。
別的、另外的。如:「他鄉」、「他日」、「他人」、「他山之石」。
虛指,無固定意義。用在動詞和數量詞之間。如:「吃他一頓」、「唱他幾句」、「喝他幾杯」。
別的地方或其餘的事情。如:「其他」、「離我他去」、「顧左右而言他」。
道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共同生活時,行為舉止應合宜的規範與準則。《易經.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他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行為受到外在的道德價值、社會規範與法律界限等約束,人本身無法自由取捨,這種外在的規範稱為「他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