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0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伏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趴倒在地上。《後漢書.卷四三.朱樂何列傳.朱暉》:「昆弟賓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動。」《三國演義》第三○回:「曹軍皆蒙楯伏地,袁軍吶喊而笑。」 2.本地出產的或用土法製造的。如:「伏地小米兒」、「伏地麵」。
伏地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鍛鍊體力的運動。其姿勢是身體與地面平行,以手掌心和腳尖著地,利用手臂的屈伸,使全身上下起伏,以身體重量鍛鍊臂力。如:「在下水前,先做五十個伏地挺身熱身一下。」也稱為「俯臥撐」。
伏地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有知識而自逞其能的人。如:「他以那麼點雕蟲小技,就自以為是地成了伏地聖人。」
伏地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以繩索製成放在地上的捕獸機關。後用以稱預先設下的圈套、計策。《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那鄧九公是昨日合安老爺搭就的伏地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低落下去。如:「伏地挺身」、「此起彼伏」。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國能:一國之中最絕妙的技能。此指趙國人走路的美姿。 (4) 匍匐:音ㄆㄨˊ ㄈㄨˊ,手足伏地爬行。
故步自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作「故行」。見「邯鄲學步」。 (2) 髣髴:似乎、好像。 (3) 匍匐:音ㄆㄨˊ ㄈㄨˊ,手足伏地爬行。 2、「自封」:晉.庾闡〈斷酒戒〉(據《藝文類聚.卷七二.食物部.酒》引)有一醉夫勃然作色曰:「蓋空桑炤籛始於無情,靈和陶醞奇液特生,聖賢所美,百代同營。故醴泉涌於上世,懸象煥乎列星;斷蛇者以興霸,折獄者以流聲。是以達人暢而不壅,抑其小節而濟大通,子獨區區1>檢情2>自封,無或口閉其味而心馳其聽者乎!」庾生曰:「爾不聞先哲之言乎!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物之感人無窮,而情之好惡無節,故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惡跡止步,滅影即陰。形情絕於所託,萬感無累乎心,心靜則樂非外唱...
前倨後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不敢東侵。有一次蘇秦因公經過故鄉洛陽,蘇秦的父母在三十里外的路口迎接他,妻子更不敢正眼看他,嫂嫂也伏地叩拜。蘇秦看了,說:「嫂嫂,你為何從前的態度那麼傲慢,現在卻又那麼謙卑呢?」嫂嫂答道:「你現在做了大官,既尊貴,又有錢啊!」蘇秦嘆了口氣說:「哎!貧窮時父母都不把你當兒子看待,富貴時親友都畏懼你,難怪人們要看重權勢利祿了!」《戰國策》原文對蘇秦嫂嫂的描述是「何前倨而後卑」,《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作「何前倨而後恭」,後來就從這裡演變出「前倨後恭」的成語,用來比喻待人勢利,態度轉變迅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量詞。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紅樓夢》第四七回:「用拳頭向他身上擂了幾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