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伏天     
瀏覽人次:231 收藏人次:0
三伏那些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參見「伏日」條。如:「在伏天裡,少出門,免得中暑。」
伏天     
瀏覽人次:206 收藏人次:442250
由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每十天為一伏,共三十天,是天氣最熱的時候。《金瓶梅》第二七回:「過了兩日,卻是六月初一日,即今到三伏天。」
    
瀏覽人次:17938 收藏人次:15294889
4.時節、季節。如:「春天」、「三伏天」、「黃梅天」。
    
瀏覽人次:17453 收藏人次:2561699
伏天:盛夏之日。自夏至後第三庚日起,三十日內,稱為「伏天」。前十日為「初伏」,中十日為「中伏」,末十日為「末伏」,總稱為「三伏」,為夏季最熱的時期。或稱為「伏日」。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瀏覽人次:20763 收藏人次:783238
比喻眼光短淺,只貪圖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參見「螳螂搏蟬」條。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槐西雜志十四》:「後數年,聞山東雷擊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殺過度,又伏天誅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挾彈者,又在其後,此之謂矣。」
螳螂捕蟬     
瀏覽人次:7485 收藏人次:0
1.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四.槐西雜志四》:「後數年,聞山東雷擊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殺過度,又伏天誅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挾彈者,又在其後,此之謂矣。」 參考詞語︰螳螂黃雀注音︰ㄊㄤˊ ㄌㄤˊ ㄏㄨㄤˊ ㄑㄩㄝˋ漢語拼音︰táng láng huáng què釋義︰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縮語,義同「螳螂捕蟬」。見「螳螂捕蟬」條。
01.《天啟本水滸傳.第四三回》:「打虎功思縣賞,殺人身被官拿。試看螳螂黃雀,勸君得意休誇。」
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灤陽消夏錄六》:「蓋機械一萌,鬼遂以機械之心從而應之,斯亦可為螳螂黃雀之喻矣!」
天道     
瀏覽人次:1731 收藏人次:403070
1.天氣、氣候。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衝天的怨氣,也召不得一片雪來。」《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暑天若穿了他,清涼透骨。此去天道漸熱,正用得著。」
小暑     
瀏覽人次:970 收藏人次:0
賓、林鐘、夷則、南宮、無射、應鐘十二種聲響組成。(註1)過了五月,陰氣漸重,六月節氣大暑小暑,作「三伏天」,十天一伏,陽氣漸漸消退,故此時常建人慢慢貼上膏藥。而律呂發出之音為林鐘之音,核對小暑大暑兩節氣。 性質「小暑」屬於節氣,西漢<<淮南子.天文訓>>始有二十四節氣完整的記載,制立春為陰曆正月節(節氣),雨水為正月中(中氣),以此類推。但後人皆統稱此十二節氣加上十二中氣為二十四節氣,並且沿用至今。另外,二十四節氣歷經各朝,在漢朝終於制定完成,又可分為四大類:1. 第一類依照四季季節的轉則為準,如...
大暑     
瀏覽人次:808 收藏人次:0
賓、林鐘、夷則、南宮、無射、應鐘十二種聲響組成。(註1)過了五月,陰氣漸重,六月節氣大暑小暑,作「三伏天」,十天一伏,陽氣漸漸消退,故此時常建人慢慢貼上膏藥。而律呂發出之音為林鐘之音,核對小暑大暑兩節氣。 性質「大暑」屬於中氣,西漢<<淮南子.天文訓>>始有二十四節氣完整的記載,制立春為陰曆正月節(節氣),雨水為正月中(中氣),以此類推。但後人皆統稱此十二節氣加上十二中氣為二十四節氣,並且沿用至今。另外,二十四節氣歷經各朝,在漢朝終於制定完成,又可分為四大類:1. 第一類依照四季季節的轉則為準,如...
伏日     
瀏覽人次:611 收藏人次:0
三伏之日。自夏至後第三庚日起,每十日為一伏,有三伏,共三十日,稱為「伏日」,為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久之,伏日,詔賜從官肉。」也作「伏天」、「三伏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