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侍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侍、侍奉。如:「老人家行動不便,生活起居多要人侍候。」《醒世姻緣傳》第二回:「楊太醫將椅子向床前掇了一掇,看著旁邊侍候的一個盤頭丫頭,說道:『你尋本書來,待我看一看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待。如:「等候」、「候教」、「候補」、「候車室」。
請安、問好。如:「問候」。
時節。如:「時候」、「氣候」、「候鳥」。
情況。如:「火候」、「症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伺候、在身旁陪著。如:「侍候」、「陪侍」、「侍奉」、「服侍」。
夙夜匪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大雅.烝民》肅肅1>王命,仲山甫2>將之。邦國若否3>,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4>匪解5>,以事6>一人。 〔注解〕 (1) 肅肅:嚴正的樣子。 (2) 仲山甫:周宣王之大臣,生卒年不詳。亦稱樊仲山甫、樊穆仲、樊仲。 (3) 若否:猶「臧否」,好壞、善惡。否,音ㄆ|ˇ。 (4) 夙夜:從早到晚。 (5) 解:通「懈」,怠惰。 (6) 事:服侍、侍候
伺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侍候、服侍。《儒林外史》第二回:「船家叫他伺候著,明日早走。」《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這裡上等艙每房都有一個伺候的僕歐,茶水飲食都是他來關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供養、侍候。如:「奉養」、「侍奉」、「奉親」。
目不交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次,母親薄太后身患重病,而且病了三年之久。在此期間,文帝絲毫不敢怠慢,「不交睫,不解衣」地照顧侍候,煎好的湯藥也一定先親自嚐過才拿給母親服用。袁盎以為文帝雖貴為王者之尊,然其孝行卻勝過以孝聞名的曾參,更顯得難能可貴。「不交睫,不解衣」,形容文帝不睡覺,不寬衣,時時刻刻在母親身側照料。這樣的形容雖然過於誇大,但文帝親侍湯藥的行為確實值得稱頌,也因而成為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目不交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忙碌或心情不安而不能入眠。
螞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也不是所有的工蟻都具備有相同的能力從事每樣工作,牠們各自分工,有的清掃巢內、有的照顧後代、有的侍候女王蟻,有的採收食物等。而尋找食物則是由最有經驗的螞蟻負責,當牠發現時食物的所在地,就會回去巢穴,告訴專門採取食物的工蟻,然後牠們就會像行軍般的出去採食。而走在前面的螞蟻會分泌費洛蒙,後續的螞蟻用觸角感受費洛蒙而前進,很多人可能有疑問那去跟回的路線難道不會搞錯嗎?其實牠們去跟回走路的姿勢不同,所以不會搞錯。螞蟻走路也不是一直線的行走,而是曲曲折折呈現鋸齒狀的行走。(註2) 傳遞訊息的方法兩隻螞蟻相遇時,會先用觸角碰觸對...
書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在富人家中侍候主人或其弟子讀書,兼做雜役的未成年僮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高公便叫書僮去書房裡取出芙蓉屏來。」
服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侍候、照料。《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只便宜了那些賣紬貨的店家,吹打的樂人,服侍的喜娘,抬轎的腳夫,讚禮的儐相。」也作「伏侍」、「服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