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3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依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順從或違背,不能作決斷。《楚辭.劉向.九歎.離世》:「余思舊邦,心依違兮。」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魏武稱作敕戒,當指事而語,勿得依違,曉治要矣。」也作「猗違」。
2.形容音節乍離乍合,諧和動聽。《文選.曹植.七啟》:「飛聲激塵,依違厲響。」
依違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不贊成也不反對。指對事情的態度不明確,模稜兩可。《明史.卷二一八.方從哲傳》:「貴妃求封后,舉朝力爭,從哲依違兩可。」《清史稿.卷三九一.倭仁傳》:「剛正不撓,無所阿嚮者,君子也;依違兩可,工於趨避者,小人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著、倚賴。如:「依靠」、「依附」、「相依為命」、「依山傍水」。
按照。如:「依次」、「依舊」、「依照」、「依樣畫葫蘆」。
順從、答應。如:「不依」、「百依百順」、「不管開出什麼條件,我全都依了!」
依依:A>留戀,不忍離去。如:「依依不捨」。B>柔弱的樣子。如:「楊柳依依」。C>思念。如:「望風懷想,能不依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遵從、背離。如:「違背」、「違反」、「違法」、「違命」、「違犯」、「陽奉陰違」。
離別、離開。如:「久違了!」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置可否,含糊其詞,依違兩可反義:斬釘截鐵辨似: 「模稜兩可」及「不置可否」都有不明確表示意見的意思。 「模稜兩可」側重於含糊籠統地帶過;「不置可否」側重於不做決定。 模稜兩可 不置可否 辨似例句 ○ ㄨ 這隻老狐狸說的話~,你這樣理解沒錯,他那樣理解也對。 ㄨ ○ 他對這個問題~,遲遲不肯做出決定,讓下屬無所適從。
窮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當胡夷,瓚數抄奪之。積不能禁,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二奏交馳,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京於薊城以備虞。虞數請瓚,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乃止。 〔注解〕 (1) 瓚:公孫瓚(?∼西元199),字伯珪,東漢遼西令支人。曾令烏桓遠竄塞外,又鎮壓黃巾軍有功。後與袁紹相爭冀州,兵敗自焚而死。瓚,音ㄗㄢˋ。 (2) 紹:袁紹(?∼西元202),字本初,東漢汝陽人。曾起兵討董卓,後據河北,與曹操戰於官渡,大敗,發病而死。 (3) 虞:劉虞(?∼西元193),...
方興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據《陳龍川文集.卷一》引)1>朝得一才士而暮以當路不便而逐,心知為庸人而外以人言不至而留,泯其喜怒哀樂,雜其是非好惡而用,依違以為仁,戒喻以為義,牢籠以為禮,關防以為智。陛下聰明自天,英武蓋世,而何事出此哉!天下非有豪猾2>不可制之姦,虜人3>非有方興未艾之勢,而何必用此哉!夫喜、怒、哀、樂、愛、惡,人主之所以鼓動天下而用之之具也,而皇極之所謂先作者,不使加意於其間耳,豈欲如老莊所謂槁木死灰,與天下為嬰兒而後為至治之極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陸佃〈太學策問〉、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一》。 (2) 豪猾:指強橫狡猾不守法度的人。 (3) 虜人...
食古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閻爾梅〈破山和尚語錄序〉(據《白耷山人文集.卷上》引)是以善知識之示人也,欲其要言不煩也,而又欲其無漏;欲其匪夷所思也,而又欲其近情;欲其無之非是也,而又欲其當機;欲其玅理現前也,而又欲其不測1>。親切則恐其不文也;艱深則恐其不入也;痛快恐其不蘊藉2>也;依違3>恐其不創獲也;驚人恐其不根4>也;援古5>恐其食生不化也;駢麗6>恐其不虛微也。今試取破山之《語錄》讀之,數者曾有一於此乎?典謨雅頌,當時無慮數千萬帙,今之所存僅尼父既刪之後數卷耳。 〔注解〕 (1) 不測:不能預料。 (2) 蘊藉:含蓄不外露。 (3) 依違:順從或違背,猶疑不能作決斷。 (4) 不根:沒有根據。 (...
真知灼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確的見解。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八.顧炎武》:「多騎牆之見,依違之言,豈真知灼見者哉!」也作「灼見真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排斥、拒絕。《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上》:「今賞加無勞,以攜有德;杜黜忠功,以疑眾望。」《南史.卷五.齊本紀.廢帝鬱林王》:「依違杜諫,乃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