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4.99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倒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躺下。《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賭氣上床,面向裡倒下拭淚。」
2.發下。《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聖旨倒下,准復馬萬群原官,仍加三級。」
3.剩下。元.尚仲賢《單鞭奪槊.楔子》:「某因追趕唐元帥,到此介休城,誰想他倒下座空城。」
倒下鉤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男女私情,一般是男子主動追求;若由女子主動,則稱「倒下鉤子」。《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那朱十老家有個侍女,叫做蘭花,年已二十之外,存心看上了朱小官人,幾遍的倒下鉤子去勾搭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由直立而橫躺下來。如:「摔倒」、「跌倒」、「臥倒」。
崩塌。如:「大水沖倒龍王廟。」
破產、失敗。如:「倒店」、「倒閉」、「生意倒了!」
聲音變沙啞。如:「倒嗓」。
傾出。如:「倒垃圾」、「倒茶水」。
退。如:「倒車」、「倒退」。
相反、反過來。如:「喝倒彩」、「海水倒灌」、「倒掛金鉤」。
副詞。A>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如:「本想省點時間,結果反倒耗時。」B>帶有反說的語氣。如:「你說的倒容易,一時之間怎麼可能籌得這麼多錢!」C>表示追問的語氣。如:「你倒是將自己的看法說給大家聽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降落。如:「下雨」、「下山」。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順勢倒下。如:「所向披靡」。《左傳.莊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文選.潘岳.閑居賦》:「訓若風行,應如草靡。」
為虎作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虎前面吆喝開道的。」兩人就要獵人重新張弓搭箭,後來老虎果然來了,前爪觸到機關,一箭射中老虎,老虎就倒下死了。那些倀鬼也終於不必再受老虎控制,大家紛紛感謝獵人後就散去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為虎作倀」,用來比喻幫惡人做壞事。
所向披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吹到的地方,草木就跟著倒下。比喻力量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散,無法阻擋。[例]本校棒球隊在這次校際聯賽中所向披靡,再度蟬聯冠軍。
民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ㄎㄨ,剖開。頤,下巴。 (5) 暴:音ㄆㄨˋ,同「曝」,晒。 (6) 僵仆:音ㄐ|ㄤ ㄆㄨ,倒下。 (7) 係:綑綁。〔參考資料〕 《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秦為亂政虐刑以殘賊天下,數十年矣。北有長城之役,南有五嶺之戍,外內騷動,百姓罷敝,頭會箕斂,以供軍費,財匱力盡,民不聊生。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另可參考:《史記.卷七八.春申君列傳》
前仆後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戰時前面的人倒下,後面的繼續往前衝。形容不怕犧牲,奮勇向前。《清史稿.卷四一三.曾國荃傳》:「賊環攻六晝夜,彭毓橘等乘其乏出擊,破賊營四。賊悉向東路,填壕而進,前仆後繼。」也作「前仆後起」。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國這樣的大國,用兵是很難猜測的,我擔心他們會有埋伏,所以下車查看,看到他們的車跡混亂,旗幟也散亂地倒下時,可以斷定他們是真的被打敗了,才敢放心地乘勝追擊。」後來原文中的「一鼓作氣」,就被用來比喻做事時要趁著初起時的勇氣去做,勇往直前,才能一舉成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