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65.52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偶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傀儡戲。《金瓶梅》第八○回:「二十餘人,叫了一起偶戲,在大捲棚內擺設酒席伴宿,提演的是孫榮、孫華殺狗勸夫戲文。」《醒世恆言.卷六.小水灣天狐詒書》:「那些家人起初像火一般熱,到此時化做冰一般冷,猶如斷線偶戲,手足撣軟,連話都無了。」
偶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傀儡戲。表演時,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根據木偶形體和操縱技術的不同,分為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等。
偶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偶戲或傀儡戲中所用的小偶人。《紅樓夢》第五○回:「眾人都不解,想了半日,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戲人的。」
大稻埕偶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北(附錄-地名-文教處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塑的人像。如:「陶偶」、「泥偶」、「木偶」。
成雙的。如:「偶數」、「對偶」、「無獨有偶」。
配偶。如:「喪偶」、「怨偶」、「佳偶天成」。
碰巧、不是經常的。如:「偶然」、「偶遇」、「偶而」、「偶發事件」、「偶一為之」。
偶像:崇拜的對象。如:「他是時下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耍。如:「遊戲」、「戲耍」、「嬉戲」。
開玩笑。如:「戲言」、「戲弄」。
依一定情節,配合語言、表情、動作等所作的表演。如:「戲劇」、「演戲」。
傀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木偶戲中受人在幕後操縱的木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推測、想像。如:「猜測」、「猜想」。《紅樓夢》第五○回:「眾人都不解,想了半日,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戲人的。」
傀儡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木偶來表演的戲。廣義的包括所有的木偶戲。古稱為「傀儡子」、「魁礧子」、「窟礧子」。狹義的指杖頭傀儡和懸絲傀儡。相傳周、秦時代就有木偶戲,宋有杖頭傀儡、懸絲傀儡、藥發傀儡、水傀儡等。見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百戲技藝》及元.周密《武林舊事.卷六.諸色藝人》。元、明、清以來傀儡戲皆有流行。近世多稱為「木偶戲」。又古代演傀儡戲的人在扁擔的一端,挑著圓形的箱籠,另一端附著一個戲臺,挑著到處表演。也稱為「扁擔戲」。
布袋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木頭刻成中空的人頭,下面綴上衣服,將手伸進去表演的一種地方木偶戲劇。大陸地區河北、江蘇、浙江、福建及臺灣等地都有。也稱為「掌中戲」。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