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4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傳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教授佛法。《五燈會元.卷一.六祖彌遮迦尊者》:「六祖彌遮迦尊者,中印度人也。既傳法已,遊化至北天竺國,見雉堞之上有金色祥雲。」
傳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法(autobiographic studies)目錄1 定義2 學生經驗3 總結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自傳法(autobiographic studies)是以個人的生活史為素材,來協助教師及實習教師探究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的歷程;其中又包括:研討他人自傳中學為教師的成長歷程;記述與分析教師本人的生活史及其對個人專業學習歷程的影響。 學生經驗學生時代的經驗,是形成每個準教師對教育工作的信念的主要來源,也是其了解教育概念與實務的最主要基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授、教授。如:「薪傳」、「傳授」、「傳教士」。
轉交、遞送。如:「傳遞」、「傳球」、「傳話」、「傳送」。
散布、輾轉流布。如:「傳播」、「流傳」、「傳染」。
命令人來。如:「傳訊」、「傳喚」、「傳人問話」。
引導。如:「傳電」、「傳熱」。
表達。如:「傳神」、「眉目傳情」。
傳奇:A>離奇而超乎尋常。如:「傳奇人物」、「傳奇故事」。B>唐朝小說以傳奇為名,後人則泛稱唐人文言小說及模仿其體例的作品為「傳奇」。C>宋元戲文、諸宮調,以及元人雜劇常取材自唐人傳奇,故泛稱此類敷演故事的作品為「傳奇」。D>明、清時代以唱南曲為主的長篇戲曲稱為「傳奇」,以別於北方雜劇。每本大致為四十齣,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為著名作品。
解釋經義的文字、書籍。如:「左傳」、「公羊傳」、「穀梁傳」、「毛詩詁訓傳」。
記載某人生平事蹟的文字。如:「自傳」、「傳記」、「烈女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律令。如:「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方式、途徑。如:「方法」、「辦法」。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仿效。如:「效法」、「法古今完人」。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法子:方法。如:「大家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自欺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於《朱子語類.卷一八.大學五.或問下.傳六章》。 (2) 嗣:嗣法,禪林用語,指嗣續法統,又作「傳法」、「嗣續」。 (3) 雲門:雲門宗,禪宗五家七宗之一,簡稱雲宗,以雲門文偃(西元864∼949)為宗祖。文偃住韶州雲門山光泰禪院,後唐長興元年以後,大振禪風,取其山為宗派名。〔參考資料〕 《朱子語類.卷一八.大學.或問下.傳六章》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便教盡大地只有自家一人,也只是自欺,如此者多矣。」
一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606∼706),唐代高僧,俗姓李,汴州尉氏人。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后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 (3) 偈:音ㄐ|ˋ。梵語,義譯為頌。為佛教文學中的詩歌,無韻,每偈由四句構成。 ◎2《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間隔。
頑石點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師被擯1>,南還,入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槃經》2>。至闡提3>處,則說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說,契4>佛心否?」群石皆為點頭。 〔注解〕 (1) 擯:音ㄅ|ㄣˋ,遺棄、排斥。 (2) 《涅槃經》:佛教經典。有大乘、小乘兩部,分述釋迦在入涅槃前的傳法遺言及修道狀況。大乘部又分北本四十卷和南本三十六卷兩種。 (3) 闡提:梵語。「一闡提迦」的縮略,謂無善根不能成佛之人。 (4) 契:音ㄑ|ˋ,投合、切合。
神通廣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意謂通達諸法,分別無礙;了知一切法理,智解無礙;通曉各種言語,表說無礙;傳法圓融無滯,樂說無礙。 (4) 偕:音ㄒ|ㄝˊ,比、並。
左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聱牙之病,頗易誦習。故專以學文為目的,《左傳》亦應在精讀之列也。”《中國歷史要籍解題及其讀法·讀左傳法之二》 體例 按照魯國十二公的順序,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總計254年,記錄了當時各諸候國的歷史。全書約18萬字。 魯隱公:11年(前722年-前712年) 魯桓公:18年(前711年-前694年) 魯莊公:32年(前693年-前662年) 魯閔公:2年(前661年-前660年) 魯僖公:33年(前659年-前627年) 魯文公:18年(前626年-前609年) 魯宣公:18年(前608年-前591年) 魯成...
纖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606∼706),唐代高僧,俗姓李,汴州尉氏人。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后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 (3) 偈:音ㄐ|ˋ。梵語,義譯為頌。為佛教文學中的詩歌,無韻,每偈由四句構成。 ◎2《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間隔。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