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85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傾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倒塌。唐.張南史〈草〉詩:「每逢南北離別,乍逐東西傾倒。」《聊齋志異.卷十一.黃英》:「玉山傾倒,委衣於側,即地化為菊。」
2.極端賞識感佩。南朝宋.鮑照〈答休上人〉詩:「味貌復何奇,能令君傾倒。」《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久聞南京有位莊紹光先生是當今大名士,不想今日無意中相遇,極道其傾倒之意。」
1.全部倒出,指竭盡所有。宋.洪邁《夷堅志.卷十四.蔡郝妻妾》:「其家多貲,悉傾倒以獻,僅得免。」
2.形容暢懷訴說。如:「他將滿腹心酸傾倒而出。」
玉山傾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酒醉的樣子。《聊齋志異.卷一一.黃英》:「二人縱飲甚歡,相得恨晚。自辰以訖四漏,計各盡百壺。曾爛醉如泥,沉睡座間。陶起歸寢,出門踐菊畦,玉山傾倒,委衣於側。」也作「玉山將崩」、「玉山傾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倒出。如:「傾酒」、「傾囊相授」、「傾箱倒櫃」、「傾倒垃圾」、「傾盆大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把物體或液體傾倒出來。如:「倒茶水」、「倒垃圾」。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開筵交履舄,爛漫倒家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東西散落或傾倒出來。明.張岱《夜航船.卷一九.物裡部.物類相感》:「水銀撒了,以青石引之,皆上石。」《儒林外史》第一七回:「那人把匡大擔子奪了下來,那些零零碎碎東西,撒了一地。」
所向披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靡」原是形容草木隨風散亂傾倒的樣子,用於人,則可比喻潰敗逃散,見於《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據載,秦朝末年,群雄紛紛起義,推翻秦朝政權,其中以項羽、劉邦所擁立的楚懷王勢力最大。項羽為楚國大將項燕之孫,跟隨叔父項梁起義,擁立楚懷王之孫為王,仍號楚懷王。懷王派遣項羽、劉邦分道伐秦。項羽在鉅鹿一戰中殲滅秦軍二十萬,建立極大的功勞。劉邦則用張良的計策,對秦官員人民採懷柔政策,最先順利進入關中,秦朝至此滅亡。項羽得知劉邦已破咸陽,立即率兵入關,與劉軍對峙。在鴻門宴上,項羽欲殺劉邦未遂,後來項羽率兵屠咸陽城,殺秦降王子嬰,燒阿房宮,尊楚懷王為義帝,後又遣人殺之,自立為西楚霸王,種種舉措,大失民心,於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原來的狀態。如:「復原」、「光復」、「收復」、「恢復」、「康復」。
再、又。如:「復活」、「舊疾復發」、「去而復返」、「死灰復燃」。
回報、回答。如:「復仇」、「回復」、「函復」。
不學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密謀殺害霍光,廢帝篡位。東窗事發後,霍光盡誅上官桀與其黨羽,燕王自盡。燕王,劉旦,漢武帝第四子。仆,傾倒。上官,上官桀,武帝時為太僕,臨終時又命為左將軍。與霍光為親家,子為驃騎將軍,封桑樂候,孫女為昭帝后,權傾一時,遂與霍光爭權,後因與燕王謀反失敗被誅。 (7) 處廢置之際:指昭帝崩後,欲立武帝孫昌邑王劉賀為帝。劉賀入宮後,行為放蕩淫亂,霍光與群臣力諫太后,廢昌邑王,另立武帝曾孫病已,是為宣帝。廢置,認為無用而擱在一邊。 (8) 擁昭立宣:擁立昭帝及宣帝。 (9) 師保:教輔太子之官職。 (10) 周公:姬旦(?∼西元前1105),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武王崩,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翻倒、傾倒。如:「翻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論語.子罕》:「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前車覆,後車誡。」
傾國傾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全城、全國的人都為之傾倒愛慕。語本《漢書.卷九十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形容女子極為美麗動人。《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子龍見婦人身穿縞素,有傾國傾城之色。」《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看那小姐已覺得傾國傾城,便道:『有如此絕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也作「傾城傾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