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87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優動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空間學名詞。是拉邦對「勁力」的早期理論。雖然,「優動力」此一名詞在一九二○年代即為拉邦及其學生Dussia Bereska, Kurt Jooss和Sigurd Leeder等人所使用,但真正把「勁力」視覺化為符號,則遲至一九四七年、當拉邦與 L. C. 勞倫斯的合作研究出版之後才定型。據此,拉邦把動作結構化為序譜,其所形成之動力稱之為優動力,並以之指涉「空間和諧律」的核心價值。
Cecily Dell, Aileen Crow and Irmgard Bartenieff《Space Harmony: Basic Terms》1977、Rudolf von Laban《The Language of Movement》1974,《The Mastery of Movement》1971、Rudolf von Laban & F. C. Lawrence《Effort》1974、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sion》1987、Valerie Preston-Dunlop《Point of Departure》198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佳的、美好的。如:「優良」、「優美」、「優等」、「優秀」、「優點」。
古代稱演戲的人。如:「優伶」、「俳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和動物體內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如:「力氣」、「力量」、「體力」、「臂力」、「腕力」、「力不從心」、「力能扛鼎」。
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的作用。如:「動力」、「抗力」、「向心力」、「離心力」、「地心引力」。
泛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功能或作用。如:「火力」、「水力」、「風力」、「浮力」、「說服力」、「吸引力」、「生產力」、「勞動力」。
才能、能力。如:「實力」、「智力」、「理解力」、「量力而為」。
權勢。如:「權力」、「勢力」。
盡力、拚力的。如:「力戰」、「力爭上游」、「力求上進」、「據理力爭」。
以力氣供人使役的人。如:「苦力」。
動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機械運動、作功的作用力,如人力、風力、水力、熱力、原子能均為動力來源。
2.比喻使事業前進和發展的推動力。如:「親人的鼓勵,是他事業成功的最佳動力。」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