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元認知     
瀏覽人次:114 收藏人次:0
關於認知的認知,是一種可以思考關於自己認知的能力。
    
瀏覽人次:20077 收藏人次:4508031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招待、禮遇。如:「知客」。
主持。如:「知縣」。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瀏覽人次:15819 收藏人次:836398
開始的、第一的。如:「元年」、「元旦」、「元月」、「元配」。
為首的。如:「元帥」、「元首」、「元勛」、「元凶」。
基本的、構成整體結構的。如:「元件」、「元素」。
量詞。用於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元等於十角。通「圓」。如:「十元」、「五十元」。
朝代名。
    
瀏覽人次:7475 收藏人次:3211674
辨識、分別。如:「認識」、「認字」、「認人」、「辨認」、「認路」。
表示同意、接受。如:「認可」、「承認」、「認錯」、「認輸」、「認罪」。
當作、以為。如:「認為」、「錯認」。
沒有血緣關係而結成親屬。如:「認乾媽」、「我想認你的小孩當乾兒子。」
認知     
瀏覽人次:5859 收藏人次:190701
個體知覺、記憶與運用訊息的歷程,包括注意力、記憶、知識呈現、問題解決、決策、語言溝通等。
後設認知     
瀏覽人次:23843 收藏人次:627734
後設認知或譯為元認知(Metacognition),又名"Knowledge of knowledge", "Learning of learning",是一種個人控制及引導心智歷程的現象。利用這種現象,我們可以用之於學習策略,讓學生瞭解到自己的思想模式之同時,透過控制自己的思想模式,從而達至效果的學習方法。這個名詞由Swartz及Perkins發明及定義。簡單一點來講,就是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包括:記憶、perception、計算, 聯想等各項)的思考。後設認知可以分成兩大類: 顯明的 (explicit) 隱藏的 (i...
建構主義教學     
瀏覽人次:708 收藏人次:124842
建構主義教學設計主張抓住材料重點,深究細析式的深層學習。利用各種機會對學習者進行指導性㈼控,鼓勵培養元認知知識。元認知(學會如何學習)必須成為通過教學達成的學習目標之一,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學習者自然而然地會懂得如何㈼控自己的學習。利用教育機智把握各種「教育時機」(teaching moment),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採用多種帶有建構主義㈵色的教學模式,如「認知學徒」(cognitiveap-prenticeship)、簡易培訓(minimalist...
系統條件     
瀏覽人次:276 收藏人次:0
),執行(監控)記憶和工作記憶處理的信息往往是領域非專門化的知識,像感知、注意、資源、一般認知策略、元認知等都可應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而長時記憶中的知識主要涉及領域專門化知識(domain-specificknowledge)或學科專門化知識、內容專門化知識。它們包括特定項目知識、關係知識和策略知識,甚至還包括情感知識和經驗知識。特定項目知識是對每一個單獨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得到的,而關係知識是對輸入的各種要素和事件中享有的共同特徵進行抽象概括得到的。格拉塞(Glaser)等人對專家與新手的研究也表明,新手的知識之間缺乏聯...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