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7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光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發光的物體。如太陽、電燈等。
主光;主要光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燈光技術名詞。指照射在演員臉上的主要光源,看起來像是從舞台上的燈籠、油燈、火爐裡發出來照在演員臉上的光,但實際上卻是由一般的舞台燈光所製造出的效果。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光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電能轉換成可見光或某種輻射能的裝置。可應用於一般照明及農、漁、工業等多方面。
光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液晶顯示幕背面的光源,因液晶本身並不發光,而是產生光散射,光密度調節或色彩變化;故借背光源的光產生顯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線。如:「日光」、「月光」、「燈光」、「光芒四射」。
榮耀。如:「為國爭光」。
景物。如:「觀光」、「風光」、「春光明媚」。
時間。如:「光陰」、「時光」。
平滑明亮。如:「磨光」、「光滑」、「光溜」、「光亮」。
完。如:「吃光」、「他已經把身上所有的錢都花光了!」
單、只。如:「光說不做」。
裸露。如:「光頭」、「光腳」、「光著身子」。
對人來臨的客套話。如:「光顧」、「歡迎光臨」。
接受別人恩惠、好處的客套話。如:「沾光」、「叨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流的起始處。如:「源頭」、「泉源」、「飲水思源」。
事物的根本或由來。如:「根源」、「源流」、「來源」。
燈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細竹或鐵絲做骨架,外表糊上紗或紙;或以塑膠做成,以蠟燭或電燈做為光源。可提在手上或掛在屋簷下,作為照明用具或裝飾品。《宋書.卷三.武帝紀下》:「床頭有土鄣,壁上挂葛燈籠、麻繩拂。」《老殘遊記》第四回:「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拿了個雙紅名帖。」
洞穴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能看著火光所映射出的影像,其中一人會辨識出其中虛假,走出洞穴接觸陽光。剛出洞穴的人會因為眼睛不適應光源,而無法睜眼分辨事物的真假,因此需要先從影子、水的倒影開始,認識到幻象與真實的差別,之後才能直視太陽,也就是智慧的共相 ─ 善。 洞穴隱喻柏拉圖以洞穴引喻他對真理、知識的看法。他把世界分為觀念界與現象界,而不變的知識存在於觀念界。眼前的世界是現象界,洞穴中所見之光影甚至洞穴外的真實事物都不是真的知識。太陽在這隱喻中代表的是內在的觀念,是真理和善,也是人最終的理想與追求,沒有這種觀念,人就無法辨識出外在世界的事物。 在教...
繪圖軟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ax、Google SketchUp為主。3D動畫優於2D動畫是在於3D只要一個物件調整角度或是光源、而2D則是需要大量的連續畫面。缺點則是電腦硬體需要更大的記憶體容量,否則會有跑不起來的可能性。
趨光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往光源方向生長,或某些昆蟲、魚類奔向有光之處的習性。也稱為「慕光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