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入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關進監獄。如:「鎯鐺入獄」。《漢書.卷八三.朱博傳》:「博詐得為醫入獄,得見咸,具知其所坐罪。」
鋃鐺入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鋃鐺,形容鐐銬鐵鍊碰撞的聲音。「鋃鐺入獄」即被捕、坐牢的意思。如:「他因結夥搶劫而鋃鐺入獄,接受法律的制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外面進到裡面。與「出」相對。如:「入口」、「出入」、「入境」、「入場」、「引狼入室」。
參加。如:「入學」、「入會」、「入股」、「入伍」。
收進、所得。如:「收入」、「入帳」、「量入為出」、「入不敷出」。
到、達。如:「入夜」、「入夏」、「入冬」。
落。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合乎。如:「入時」、「入流」、「入情入理」。
沉溺、深陷。如:「入迷」、「入神」、「走火入魔」。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月」、「屋」、「質」、「覺」等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監牢。[例]牢獄、監獄、入獄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有的責難、災禍都是自己造成的。語含有自作自受之意。[例]他到處為非作歹,如今被警察逮捕入獄,可說是咎由自取。
飲鴆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後漢書.卷四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霍諝》載,東漢霍諝,從小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才氣,年紀小小就通過了明經科的考試。十五歲那年,有人誣告他的舅舅宋光,說他擅自更改皇帝的詔書,於是被捕入獄,在牢中遭到審問拷打。霍諝寫了一篇奏記為他申辯,其中有一段說到:「宋光出身官宦之家,仕途平穩順利,現已位居地方首長的高位,品格也沒有什麼缺失。這樣的一個人,即使對於皇上的詔書有所疑慮,也會採用一種穩當的方式來解決,怎麼可能冒著死罪私下更改詔書?這樣的行為好比是一個飢渴的人,吃有毒的附子來止飢,喝毒酒來止渴,食物還沒進到肚子裡人就死了,所以不可能有人這樣做啊!」大將軍梁商看了以後便上書為宋光脫罪,霍諝也因此而顯...
淋漓盡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仗勢干預朝政,結黨營私,劉若愚心知肚明,不敢有所反抗。魏忠賢失勢後,其黨羽都遭誅殺,劉若愚也遭彈劾入獄。李清在作官時,偶然讀到他在獄中所寫的《酌中志略》,感嘆他才識廣博,卻身不由己,最後被牽連而死於獄中,實在可惜。李清認為他這本書的價值極高,除了講到皇宮內的大小制度外,也將當時魏忠賢與熹宗乳母客氏的驕橫胡為,描寫得十分生動。後來原文中的「淋漓盡致」被摘出成為成語,用來形容語言或文章表達得非常透澈,亦用於形容表現生動逼真。
事與願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是他的好友呂安為其兄呂巽誣諂繫獄,他仗義執言,卻受到牽連,在獄中藉以抒發情緒之作。他生性不與世俗同流,志在守樸全真,對於自己無端被陷害入獄,心中的哀痛和憤慨,是誰也比不上的。他感嘆身陷囹圄的殘酷事實,和本想「嗈嗈鳴鴈,奮翼北遊」──像雁一樣翱翔天際自在悠遊的願望相違背。最後他和呂安全因此被殺了。後人就以「事與願違」表示事實和願望相違背。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注解2 二.釋義3 三.語源4 四.例子5 五.近義6 六.反義 一.注解 寒:冷。栗:發抖,哆嗦。 二.釋義 不寒冷而發抖,形容極其恐懼。 三.語源 漢.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漢武帝時,有個官吏叫義縱,十分兇惡殘暴。他一到定襄郡上任當太守,就把獄中兩百多名所謂的犯人,連同入獄探視過犯人的兩百多人,全部殺害。消息傳出以後,使郡中的人民都不不寒而慄。 四.例子 看過這部恐怖電影後,的確實令我不寒而慄。 五.近義 驚恐萬分|毛骨悚然|提心吊膽|膽戰心驚 六.反義 無所畏懼
賄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行賄的財物。[例]他因收受賄賂而入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