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78.46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全國教育會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國教育會議的召開,旨在結合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智慧,以及實際從事教育工作者的經驗,群策群力,共同檢討國家教育政策與措施,策訂國家教育發展方向與方案。我國歷年來政府召開的全國教育會議,先後已有七次;每次各有其不同的時代背景與任務;簡述如次:
  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於民國十七年(1928)五月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在南京召開,出席人員共計七十八人,由當時的大學院長蔡元培主持。其時國民政府奠都南京不久,全國初告統一,有關教育的發展,亟需釐訂正確方向,俾有所遵循。此次會議乃以「三民主義的實施、教育行政的統一、學術系統的整理、教育經費的保障、教育效率的增進」為主題,確立了中華民國的教育宗旨應以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合。如:「會齊」、「會合」、「會商」、「會談」。
多數人的集聚活動。如:「茶會」、「晚會」、「紀念會」、「里民大會」。
團體、組織。如:「工會」、「商會」、「同鄉會」。
都市。如:「省會」、「都會」。
見面。如:「會面」、「會見」。
了解、領悟。如:「意會」、「體會」、「會錯意」、「心領神會」。
能。如:「他會游泳。」、「只要努力,理想一定會實現。」
可能。如:「他會去嗎?」、「會不會他已經先走了?」
時機。如:「機會」。
會計:A>管理財務帳目。B>負責管理財務帳目工作的人員。如:「她在一家私人公司擔任會計。」
一會兒:片刻,短暫的時間。如:「他只是到隔壁商店買東西而已,一會兒就回來了,請稍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整、齊備。如:「全部」、「十全十美」、「文武雙全」、「全副武裝」。
普遍、整個。如:「全國」、「全面」、「全家」、「全體」。
都、皆。如:「他們全來了!」、「球瓶全倒了!」
保持完整。如:「保全」、「兩全其美」、「苟全性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申述意見的言論。如:「建議」、「提議」、「博采眾議」。
商量、討論。如:「商議」、「協議」、「議決」。
批評、評論。如:「議論」、「評議」。
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培育。《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一種有關培植人才,訓練技能,以支應於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
會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聚合眾人商議。《後漢書.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列傳.齊武王縯》:「諸將會議立劉氏,以從人望。」《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僖宗使宰相會議。」
2.有組織的商議事情的集會。如:「訓導會議」、「校務會議」。
全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整個國家。如:「為改善社會風氣,全國人民均應從事正當的娛樂。」
2.保護國家的完整,不被破壞。《孫子.謀攻》:「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三國魏.曹植〈又贈丁儀王粲〉詩:「權家雖愛勝,全國為令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