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0.70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六等黜陟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等黜陟法為明代對於儒學生員所施行的考核與獎懲辦法。據〔明史.選舉志〕:提學官在任三歲,兩試諸生,先以六等試諸生優劣,謂之歲考。一等前列者,視廩膳生有缺,依次充補;其次補增廣生,一、二等皆給賞;三等如常;四等撻責;五等則廩增遞降一等,附生降為青衣;六等黜革。
  此乃明代對儒學生員舉行歲試,考驗諸生進步情形,並憑以黜陟之法;清代繼之,唯分為三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律令。如:「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方式、途徑。如:「方法」、「辦法」。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仿效。如:「效法」、「法古今完人」。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法子:方法。如:「大家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貶降、革職。如:「罷黜」。《論語.微子》:「柳下惠為士師,三黜。」唐.柳宗元〈封建論〉:「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獎。」
2.擯除、排斥。《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咸黜不端,以綏定王家。」唐.柳宗元〈送元十八山人南遊序〉:「世之學孔氏者則黜老子,學老子者則黜孔氏,道不同,不相為謀。」
3.廢免、廢除。《國語.晉語一》:「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天下並爭於戰國,儒術既黜焉,然齊魯之間學者猶弗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級、次第。如:「等級」、「優等」、「上等」、「甲等」、「劣等」。
指數量相同、次第相齊。如:「相等」、「等於」、「平等」。
待、候。如:「等待」、「等車」、「等候」。
表刪節的用語。如:「這次畫展參展的作品有書法、國畫、素描等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登高、爬上。《詩經.周南.卷耳》:「陟彼高岡。」《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李膺傳》:「陟岵瞻望,惟日為歲。」
2.升遷、進用。《文選.諸葛亮.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六位。大寫作「陸」,阿拉伯數字作「6」。
數目是六的。如:「六人」、「六親」、「六畜興旺」。
黜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官職的升遷或降黜。《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不行黜陟,而蕃國自析。」也作「陟黜」。
2.褒貶。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舉得失以表黜陟,徵存亡以標勸戒。」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