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兵禍     
瀏覽人次:297 收藏人次:0
戰爭的災禍。如:「兵禍連年」。
    
瀏覽人次:17727 收藏人次:4015992
武器。如:「兵器」、「兵械」、「短兵相接」。
戰士。如:「步兵」、「兵卒」、「兵來將擋」、「單兵攻擊」。
軍隊。如:「揮兵進攻」、「兵強馬壯」、「鳴金收兵」。
與軍事或戰爭有關的。如:「兵法」、「兵略」、「兵不厭詐」、「紙上談兵」。
    
瀏覽人次:7514 收藏人次:3877142
災害、災難。與「福」相對。如:「禍害」、「災禍」、「車禍」、「禍端」、「禍根」、「飛來橫禍」、「禍從天降」、「禍從口出」。
加害。如:「禍國殃民」。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31202 收藏人次:1480786
今不敢出兵攻打趙國,是因為對我們兩個人有所顧忌。如果我們互相爭鬥,有任何一方傷亡,都可能會使國家遭致兵禍。國家的安危當然重於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讓他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脫了上衣,背負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請求原諒。寬宏大量的藺相如並不怪罪他,反而與他結交,兩人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後來原文中的「刎頸之交」就用來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
負荊請罪     
瀏覽人次:23753 收藏人次:1639584
今不敢出兵攻打趙國,是因為對我們兩個人有所顧忌。如果我們互相爭鬥,有任何一方傷亡,都可能會使國家遭致兵禍。國家的安危當然重於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他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脫了上衣露出臂膊背負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藺相如並不怪罪他,兩人反而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負荊請罪」,用來比喻主動向對方承認錯誤,請求責罰和原諒。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20963 收藏人次:1065178
殺7>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猾民8>佐吏為治。 〔注解〕
(1) 軍數出定襄:指定襄歷經幾次兵禍。數,音ㄕㄨㄛˋ,屢次。
(2) 義縱:?∼西元前117,西漢河東人。漢武帝時,其姊治瘉后病,縱遂獲官職。為官直法行治,嚴刑峻罰,不避貴戚。後因事犯武帝,被處死。
(3) 掩:拘捕。
(4) 重罪輕繫:重罪輕判。
(5) 鞠:同「鞫」,審問。
(6) 「為死罪解脫」:漢制,為囚犯私解刑具者,與其同罪。義縱將探監者視為欲脫囚罪,故全判死罪。
(7) 報殺:論處死刑。
(8) 猾民:奸刁的人。
    
瀏覽人次:16114 收藏人次:4642383
2.戰事、兵禍。《魏書.卷九九.盧水胡沮渠蒙遜傳》:「四方漸泰,表裡無塵。」《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當年洪武爺掃蕩胡塵,定鼎金陵,是為南京。」
不寒而栗     
瀏覽人次:5944 收藏人次:0
殺7>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猾民8>佐吏為治。 〔注解〕
(1) 軍數出定襄:指定襄歷經幾次兵禍。數,音ㄕㄨㄛˋ,屢次。
(2) 義縱:?∼西元前117,西漢河東人。漢武帝時,其姊治瘉后病,縱遂獲官職。為官直法行治,嚴刑峻罰,不避貴戚。後因事犯武帝,被處死。
(3) 掩:拘捕。
(4) 重罪輕繫:重罪輕判。
(5) 鞠:同「鞫」,審問。
(6) 「為死罪解脫」:漢制,為囚犯私解刑具者,與其同罪。義縱將探監者視為欲脫囚罪,故全判死罪。
(7) 報殺:論處死刑。
(8) 猾民:奸刁的人。
不寒而冽     
瀏覽人次:5004 收藏人次:0
殺7>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猾民8>佐吏為治。 〔注解〕
(1) 軍數出定襄:指定襄歷經幾次兵禍。數,音ㄕㄨㄛˋ,屢次。
(2) 義縱:?∼西元前117,西漢河東人。漢武帝時,其姊治瘉后病,縱遂獲官職。為官直法行治,嚴刑峻罰,不避貴戚。後因事犯武帝,被處死。
(3) 掩:拘捕。
(4) 重罪輕繫:重罪輕判。
(5) 鞠:同「鞫」,審問。
(6) 「為死罪解脫」:漢制,為囚犯私解刑具者,與其同罪。義縱將探監者視為欲脫囚罪,故全判死罪。
(7) 報殺:論處死刑。
(8) 猾民:奸刁的人。
刎頸交     
瀏覽人次:2828 收藏人次:0
今不敢出兵攻打趙國,是因為對我們兩個人有所顧忌。如果我們互相爭鬥,有任何一方傷亡,都可能會使國家遭致兵禍。國家的安危當然重於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讓他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脫了上衣,背負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請求原諒。寬宏大量的藺相如並不怪罪他,反而與他結交,兩人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後來原文中的「刎頸之交」就用來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