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冷戰     
瀏覽人次:1942 收藏人次:0
1.泛指國際間除武力衝突外的其他一切緊張、對峙的狀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歐洲的崩潰、西方殖民地秩序的瓦解及共產勢力的擴張,乃形成美國領導的民主陣營與蘇俄領導的共產集團非戰非和的微妙關係。雙方在意識型態、政治、經濟與軍事等方面均有衝突,只是沒發動全面性的戰爭,稱為「冷戰」。
2.比喻人與人間,除肢體、語言的衝突外,任何緊張、對峙的狀態。如:「他夫妻倆已冷戰了個把月,至今仍無絲毫轉圜的餘地。」
1.指國際間運用政治、經濟、心理手段,取代武器的戰爭。為英語coldwar的意譯。今也指人際間以冷默態度取代激烈爭論的方式。如:「夫妻間一有爭議就吵架或冷戰,根本不能解決問題。」
2.因寒冷、驚嚇或緊張而發抖。如:「寒風襲來,他不禁打了一個冷戰,酒意全消了。」《歧路燈》第四五回:「這『拐帶人命』四字,把王中嚇了一個冷戰。欲待上前去問,卻又苦于無因。只得傾耳細聽。」《俠義傳》第八二回:「包公冷笑道:『……你可曉得本閣的規矩麽?』艾虎聽了,暗暗打個冷戰,道:『小人不知甚麼規矩。』」也作「寒噤」。
冷戰時期     
瀏覽人次:1340 收藏人次:0
在二十世紀末,以美蘇為首的民主與共產陣營結束冷戰時期對立狀態之後的階段。在此階段最重要的特質就是共產主義的崩潰,國際關係以和談、協商來代替戰爭。
冷戰     
瀏覽人次:758 收藏人次:0
因寒冷或害怕,使全身猛然顫抖,如發冷一般。也作「打冷顫」、「打寒戰」。
冷戰時代     
瀏覽人次:566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九○年東歐共產國家民主改革,兩德統一,蘇聯解體,結束民主與共產集團對立的時代。如:「維持後冷戰時代的世界秩序,聯合國的地位越形重要。」也作「後冷戰時期」。
冷戰時代     
瀏覽人次:257 收藏人次:0
八○年代的冷戰局面。西元一九七九年,蘇俄進軍阿富汗;在此同時,美國與前蘇聯兩大強國,也因新型中程飛彈的配備問題,關係頓形緊張。此二事件,遂使八○年代的國際情勢,再度呈現冷戰局面。學者為了跟五○至六○年代的冷戰時期有所區別,乃將此一時期稱為「新冷戰時代」。
    
瀏覽人次:12480 收藏人次:4143166
寒涼、溫度很低。如:「冰冷」、「冷颼颼」、「今天很冷!」
降低溫度。如:「冷卻」、「冷凍」、「冷藏」。
不熱情、不熱烈。如:「冷酷」、「冷淡」、「冷漠」、「冷面孔」、「冷若冰霜」、「心灰意冷」。
寂靜。如:「冷清」、「冷落」。
不流行的。如:「冷門」、「冷貨」。
鄙視的、嘲笑的、譏諷的。如:「冷言冷語」、「冷嘲熱諷」。
突然。如:「冷箭傷人」、「冷不防被嚇一跳!」
    
瀏覽人次:12363 收藏人次:3418811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抗戰」。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抖動。通「顫」。如:「膽戰心驚」。
余光中     
瀏覽人次:3302 收藏人次:0
美現代詩選》中文翻譯本兩冊出版,主編「藍星叢書」五種,「近代文學譯叢」十種1969年 《敲打樂》《在冷戰的年代》《天國的夜市》出版,主編《現代文學》月刊,出席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討會宣讀論文,並且在崇基學院和浸信會書院演說,應美國教育部之聘,第三次赴美國,去科羅拉多州,任州教育廳外國課程顧問和寺鐘學院客座教授 1970年代 1970年 中文翻譯《巴托比》英文翻譯《滿田的鐵絲網》1971年 英譯《滿田的鐵絲網》和德譯《蓮的聯想》分別在台灣和西德出版,回國主持寺鐘學院留華中心以及台灣的中國電視公司「世界之窗」,任師範大學教授...
威權國家     
瀏覽人次:2577 收藏人次:130543
方面的活動,對於非政治性的生活活動干預程度較低。(註1) 特色和區別威權主義興盛於1960~1980冷戰年代的東亞以及東南亞,當時的政治菁英主張,由威權政府領導國家經濟會比民主政體的自由政策來得有效。一、 威權體制下,獨裁者僅要求政治權力能夠長時間集中於本黨或特定人士,所以在政治方面的活動加以嚴格控管,並對人民施以維持其獨裁地位的種種必要行動,如:剷除異己。二、 威權政府較極權政府最大的差別在於,威權政府較不重視控制人民的一切意識形態,對於非政治的生活範疇較無限制,政府並不企圖使人民如見神一般崇拜領導者。三、 威權政府並...
僵局     
瀏覽人次:2380 收藏人次:200066
相持不下,停滯而無法開展的局勢。[例]經過長時間的冷戰以後,我決定先打破僵局,主動向對方展現友好的態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