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4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切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被切斷後,所呈現的表面。也稱為「剖面」。
切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著物體的軸心線方向,切剖物體後所呈現的表面。也稱為「縱剖面」、「縱斷面」。
切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學上指二球的公共切面,有內公切面和外公切面之分。
切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射波之傳播方向,與所碰到邊界(或交界面)之切線,互相平行時,亦即當其入射角(參見angle of incidence)為90°時,稱為切面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刀往下將物割成幾部分。如:「切菜」、「切水果」。
數學上指直線與弧線或兩弧線相接於一點。如:「切點」、「切線」、「兩圓相切」。
向批發商批購貨物。如:「切貨」。
轉換、從中插入。如:「將現場的畫面切進來。」
籃球賽中閃身進攻對方籃下。如:「空手切入」、「單刀切入」。
網球、桌球等以球拍面往上的角度將球擊出,使球向後旋轉。如:「切球」。
由旁側進入主線。如:「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切入來看問題。」
緊密、符合。如:「切身」、「密切」、「貼切」、「不切實際」。
緊急、急迫。如:「急切」、「返鄉心切」、「杜鵑聲切」。
一定、千萬。如:「切記」、「切忌」、「切不可草率行事!」
把脈。如:「切脈」、「望、聞、問、切是中醫的診療方法。」
一切:所有的。如:「家中一切事情,都不勞他費心。」
反切:古漢語的標音方式。用兩字以求一字之音,取上字的聲母與下字的韻母合成一音。如「東」字,德紅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部。如:「顏面」、「面貌」、「面容」、「笑容滿面」。
身分、地位。如:「面子」、「情面」。
外在的風采、情況。如:「門面」、「體面」、「場面」、「局面」、「世面」。
物體的外表或上方的一層。如:「路面」、「水面」、「封面」、「表面」。
方向、部位。如:「正面」、「片面」、「全面」、「四面八方」。
向著、對著。如:「面壁思過」、「背山面水」。
當面。如:「面談」、「耳提面命」、「面授機宜」。
幾何學上稱線在空間移動而成的形跡,有長、寬度而無厚度。如:「平面」。
量詞:A>計算平面物的單位。如:「三面牆」、「一面國旗」、「兩面鏡子」。B>計算見面次數的單位。如:「見過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長條物的橫切面較小的。與「粗」相對。[例]細繩、細線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長條物橫切面較大。與「細」相對。[例]粗繩、粗線 ◎
全景敞視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起源2 特點3 意義4 傅柯的權力觀 起源起源於邊沁的「全景敞視監獄」(全景敞視建築),其基本構造為:四周是一個環形建築,中心一座瞭望塔。瞭望塔有一圈大窗戶,對著環形建築。環形建築被分成許多小囚室,每個囚室都貫穿建築物的橫切面。各囚室都有兩個窗戶,一個面對著裡面,與塔的窗戶相對,另一個對著外面,能使光亮從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 特點1. 可見的:被囚禁者應不斷地目睹窺視著他的中心瞭望塔的高大輪廓。2. 無法確知的:被囚禁者應該在任何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被窺視。→故全景敞視建築是一種分解觀看/被觀看二元統一體的機制...
脊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脊椎(spinal cord)1.1 脊椎主要上行徑(註2)1.2 脊椎主要下行徑(註2)1.3 關鍵字1.4 參考書目 脊椎(spinal cord)1. 脊椎的切面,有一個H型的灰質(顏色較深),外圍則有蛋白質,灰質的形狀與蛋白質多寡,是脊椎位置而有所不同。(註2)2. 脊椎具有傳導感覺和反射的功能,上方由枕骨大孔到第一腰椎,長約43~45公分,位於脊椎管內。(註1)3. 灰質是神經聚集的所在,可分為前角與後角。前角是運動神經元;後角是感覺神經元。(註2) 脊椎主要上行徑(註2)1. 脊椎小腦徑:起始於灰質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