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列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代上士、中士、下士的統稱。職在獻詩以勸諭天子。《管子.輕重己》:「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太惢,西出其國,百三十八里而壇,服白而絻白,搢玉總,帶錫監,吹塤箎之風,鑿動金石之音,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號曰祭月。」《國語.周語上》:「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
2.有聲望的人。《荀子.大略》:「子贛、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學,服禮義,為天下列士。」
Atlas電腦;亞特列士電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一著名的第二代電腦,以電晶體製造而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量詞。計算成行成列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列火車」、「營房前站著一列士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字在中國典籍中出現最早的是指法官,見〔尚書.舜典〕載:「帝曰:皐陶、蠻夷華夏、寇賤姦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牢三居,唯明克允。」此後典籍中常常出現士字,或指有才能的人,或指讀書人,也泛指男性的普通人。荀子在〔哀公篇〕區分庸人、士、君子、賢人和大聖,對士有明白的描述(參見「人有五儀」)。又在〔荀子〕書中,出現了許多「士」的名稱,有的因名稱而略有解釋,有的則只見名稱而已,匯集起來,可供參照。
1.名與義並見:(1)通士:「上則能尊君,下則能愛民,物至而應,事起而辨。」是指能事上治下,能任事應物,辨別道理的人。(2)公士:「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爭於中...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時天子為了“考其俗尚之美惡”,下令諸侯獻詩。《國語 (書)|國語·周語》載:“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師箴,瞍賦,曚誦。” 體例分類 關於《詩經》中詩的分類,有“四始六義”之說。“四始”指《風》、《大雅》、《小雅》、《頌》的四篇列首位的詩。“六義”則指“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是按音樂的不同對《詩經》的分類,“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 風、雅、頌 《風》又稱《國風》,一共有15組,“風”本是樂曲的統稱。15組國風並不是15個國家的樂曲,而是十幾個地區的樂曲。國風有十五國風...
裝模作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劉宗同《人譜類記》卷下:「乃今好賭之風,偏盛於所號為縉紳士大夫者,儼然身列士班,裝模作樣,自我貴人也。」
長恨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素,雲棧縈紆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
心腹之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左傳.哀公十一年》吳1>將伐齊,越子率其眾以朝2>焉,王及列士皆有饋賂3>。吳人皆喜,唯子胥懼,曰:「是豢4>吳也夫!」諫曰:「越5>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6>於我。夫其柔服,求濟其欲也,不如早從事焉。得志於齊,猶獲石田7>也,無所用之。越不為沼8>,吳其泯9>矣!」 〔注解〕 (1) 吳:春秋時吳國。周代太王長子泰伯受封於吳地,在今江蘇省吳錫縣。傳至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2) 朝:古代見人皆稱「朝」。多用於卑見尊、下見上。如臣下進見君長、晚輩問候長輩。諸侯相拜見亦稱為「朝」。 (3) 饋賂:音ㄎㄨㄟˋ ㄌㄨˋ,贈送財物。 (4) 豢:音ㄏㄨㄢˋ,以利益引誘、收買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瞎子。《國語.周語上》:「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
腹心之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腹之患」之典源,提供參考。 ◎1《左傳.哀公十一年》吳1>將伐齊,越子率其眾以朝2>焉,王及列士皆有饋賂3>。吳人皆喜,唯子胥懼,曰:「是豢4>吳也夫!」諫曰:「越5>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6>於我。夫其柔服,求濟其欲也,不如早從事焉。得志於齊,猶獲石田7>也,無所用之。越不為沼8>,吳其泯9>矣!」 〔注解〕 (1) 吳:春秋時吳國。周代太王長子泰伯受封於吳地,在今江蘇省吳錫縣。傳至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2) 朝:古代見人皆稱「朝」。多用於卑見尊、下見上。如臣下進見君長、晚輩問候長輩。諸侯相拜見亦稱為「朝」。 (3) 饋賂:音ㄎㄨㄟˋ ㄌㄨˋ,贈送財物。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