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0.90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利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益與弊病。明.何景明〈應詔陳言治安疏〉:「必能陳說利弊,開道禍福,指斥時事,為切心之言,以悟陛下矣。」《文明小史》第六○回:「知道其中利弊,將來實行之際,才不致礙手絆腳。」
利弊得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益弊害。指好處與壞處。如:「凡事做決定前,得仔細評估其中的利弊得失。」
利弊參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益與弊害各占一半。如:「這件事情利弊參半,做與不做,都需要三思。」
利弊互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益與弊害相互顯見。指各有好壞。如:「每項措施總是利弊互見,難以十全十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處、缺點。與「利」相對。如:「弊病」、「弊端」、「利弊相參」、「興利除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處、益處。如:「私利」、「利益」、「福利」、「利令智昏」、「有利有弊」。
銳。如:「利劍」、「鋒利」、「銳利」。
從本金生出的子錢。如:「利息」、「紅利」、「利潤」、「連本帶利」。
方便、有好處。如:「便利」、「利人利己」、「損人不利己」。
吉祥、順利。如:「大吉大利」。
權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衡量、評估事物的輕重得失。[例]權衡輕重、權衡得失、權衡利弊
衡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考慮、思量、斟酌。如:「請衡量此事的利弊,再做決定。」
得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利弊、適當和不適當。《漢書.卷八.宣帝紀》:「高材好學,然亦喜游俠,鬥雞走馬,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舉得失以表黜陟,徵存亡以標勸戒。」
切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入人心。明.何景明〈應詔陳言治安疏〉:「必能陳說利弊,開道禍福,指斥時事,為切心之言,以悟陛下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