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04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利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爵祿和權柄。《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既有利權,又執民柄。」唐.元稹〈錢貨議狀〉:「又何必授之重柄,假以利權,徇彼之徼恩,成我之怨府。」
2.掌管財政之權。宋.魏泰《東軒筆錄》卷二:「晚年多病,乞解利權。」
3.泛指權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四回:「現在我們中國所用的全是墨西哥銀圓,利權外溢,莫此為甚!」
利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無體財產權之一種。依據《專利法》,發明人、新型創作人或設計人就其創作提出專利申請,且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後,取得專利權。專利權之取得程序與結果原則上應公開並公告之。專利權人在一定期間內,專有排除他人未經其同意而實施其發明、新型及設計之創作的權利。
侵犯專利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非法複製軟體以分送朋友、同事或進行商用複製再銷售。軟體工業每年因非法複製損幾十億美元。
利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擁有該地河川、湖泊等公有水源的權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處、益處。如:「私利」、「利益」、「福利」、「利令智昏」、「有利有弊」。
銳。如:「利劍」、「鋒利」、「銳利」。
從本金生出的子錢。如:「利息」、「紅利」、「利潤」、「連本帶利」。
方便、有好處。如:「便利」、「利人利己」、「損人不利己」。
吉祥、順利。如:「大吉大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握的力量或勢力。如:「權力」、「主權」、「權威」、「權勢」、「大權在握」。
應享有的利益。如:「權利」、「版權」、「權益」、「投票權」、「所有權」。
隨機而變。如:「權變」、「權宜之計」。
衡量。如:「權衡」、「兩害相權,取其輕。」
暫時、姑且。如:「權充」、「權且」。
謀略。如:「弄權」、「權術」、「權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外流、流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四回:「現在我們中國所用的全是墨西哥銀圓,利權外溢,莫此為甚!」
半途而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官場現形記》第五二回:「現在你世兄的意思,打算怎麼樣呢?開礦本是件頂好的事,不但替中國挽回利權,而且養活窮人不少。若是半途而廢,豈不可惜!」
當務之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史稿.卷一五二.交通志四》:「中國郵政若行,即以獲資置備輪船出洋,藉遞信以流通商貨。其挽回利權,所關尤鉅。臣等博訪周諮,知為當務之急。」
野心勃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豺狼與生俱來的獸性,雖從小訓練仍難以馴服,越椒就是隻狼,怎麼可以養育他呢!後來「野心」則引申為對名利權勢的非分用心,如《淮南子.主術》:「故有野心者,不可借便勢;有愚質者,不可與利器。」「勃勃」見於《淮南子.時則》,文章中提及政令法度應配合天地四時,順天而行。法令制度的運行,要權衡輕重緩急,恰當的平衡人民收入,以接濟窮困的人,如此一來,政情必是「勃勃揚揚」,旺盛清和,仁德施行,萬物生長茂盛、五穀豐饒,國家昌盛富足。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野心勃勃」,用來形容狂妄非分之心或企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