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98.16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刺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皮膚上刺染各種圖案。也作「文身」、「紋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顏色:A>綠色。如:「青草」、「青翠」。B>藍色。如:「青天」、「雨過天青」。C>黑色。如:「青絲」、「青布」、「青衣」。
年輕的。如:「青年」、「青春」。
綠色的草木、山脈。如:「踏青」、「看青」、「萬年青」。
竹皮。如:「殺青」、「汗青」。
青史:史書。如:「青史留名」、「永垂青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尖銳的東西扎入或直擊。如:「行刺」、「刺殺」、「刺槍」。
以針繡物。如:「刺繡」、「刺字」。
細而尖銳的東西。如:「竹刺」、「魚刺」、「芒刺在背」。
譏笑、嘲笑。如:「諷刺」、「譏刺」。
暗中偵伺、打聽。如:「刺探」。
受外物刺激而產生不好的感覺。如:「刺眼」、「刺耳」、「刺鼻」。
刺激:A>感官因受外力影響而有所反應,或指反應的程度。如:「聲光刺激」、「非常刺激」。B>特指不好事情的影響。如:「這次打擊對他來說刺激太大了。」
劉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江蘇省豐縣的一個農戶家裡。其祖父為一名被魏國所俘而淪為奴隸的秦兵,逃入齊後改名劉清,由於劉清臉上之刺青,因此其一輩子都在當時之不毛之地的沛縣一帶生活。劉邦父母名字沒有記載,只記載名為阿父,亦有稱之劉太公、劉媼。劉邦本來也是有姓而無名,只是叫劉季(即現代漢語所說之劉四),這在先秦下層社會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劉姓源自於替夏朝君王孔甲養龍後來逃到魯縣的劉累。年少時的劉邦性格豪爽,不喜歡讀書,但對人很寬容,也不喜歡從事農事,所以被他的父親訓斥為「無賴」,並說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但劉邦還是我行我素。長大後考試做了泗水亭長(亭長即大約...
符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符號、字碼等。如:「基因--生命的基本符碼」、「解構身體時尚的符碼--刺青」、「解讀咖啡的符碼」、「靈魂的符碼」。
魯凱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族的雕刻藝術也很發達,不僅將日常器用品家以雕刻,而且武器及宗教器物也多施於雕刻。魯卡族人有手臂與身體刺青的習俗。(註一P.61) 分布魯凱族分布在阿里山以南,大武山以北的地區。高雄縣、屏東縣、台東縣等地都有魯凱族的分布。(註二P.052) 社會組織:貴族制度魯凱族與排灣族相同,都是實行有頭目貴族的階級制度,分為貴族與平民兩個階級,實行長嗣承繼、餘嗣分出,階級是家族社會地位的標誌,也是部落聯繫的紐帶。(註二P.064) 年齡制度&成年禮魯凱族的年齡分級制度中,男性有著較嚴格的分級,分為兩個階段。十一歲到十六歲是少年...
排灣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見的雕像為人首與雙蛇,其次為裸身人像、動物及蛇紋、菱紋等。另一種是一項身體藝術,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刺青。表現於女子的手背,男子的前胸、後背。凡是村落中的貴族或有特殊功績,由頭目賜予裝飾身體的權利。 祭典收穫祭(Masarut):舉行時間在每年七~十一月之間,各村自行決定。是感謝神靈的眷顧,給神過年之意。並做為年度終止開始的分界。主要是由祭師主持祭儀,並將收穫的小米入倉,選播種用的小米,吃新米等活動。目前大部份改為康樂性的活動如歌謠比賽、負重比賽、射箭比賽…等表演性的節目。人神盟約祭(Maleveq):排灣族最盛大的祭典...
文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身體皮膚上刺染各種圖案。《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劉知遠出去將錢雇倩針筆匠文身,左手刺個仙女,右手刺一條搶寶青龍。」也作「刺青」、「紋身」。
紋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身體皮膚上刺染各種圖案。也作「刺青」、「文身」。
木拐梯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時紋身刺青的花紋。《醒世恆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那廝身上刺著的是木拐梯子,黃胖兒忍字。」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