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前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前人的功業。《書經.武成》:「惟先王建邦啟土,公劉克篤前烈。」
2.稱以往之先賢烈士。《北史.卷六四.韋孝寬傳》:「吾之操行,雖不逮前烈,然捨舊錄新,亦非吾志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猛的、強勁的。如:「烈火」、「烈日」、「烈酒」、「猛烈」、「興高采烈」。
剛直的、正義的。如:「剛烈」、「烈性」、「烈士」、「壯烈」。
聲勢強大而顯著。如:「熱烈」、「轟轟烈烈」。
為正義而犧牲生命的人。如:「革命先烈」。
功業。如:「遺烈」、「功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先的。與「後」相對。如:「前面」、「屋前」、「床前」、「史無前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過去的、往日的。如:「以前」、「從前」、「前夫」、「前天」、「前些日子」。
進行。如:「前進」、「勇往直前」。
未來的。如:「前途」、「前知」、「前程似錦」。
已卸任的。如:「前總統」、「前局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頌、讚美。漢.班固〈幽通賦〉:「懿前烈之純淑兮,窮與達其必濟。」《新唐書.卷二○五.列女列傳.于敏直妻張》:「高宗懿其行,賜物百段,以狀屬史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隨。《晉書.卷一○三.劉曜載記》:「義孫年長明德,又先世子也,朕欲遠追周文,近蹤光武,使宗廟有太山之安。」《新唐書.卷一二○.桓彥範傳》:「如普思等方伎猥下,安足繼蹤前烈。」
撥亂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舊唐書.卷八○.褚遂良列傳》:「遂良言於太宗曰:『陛下撥亂反正,功超前烈,將告成東嶽,天下幸甚。……』」
吐故納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道家養生之術,吐出濁氣,吸入清氣,以去疾病。用以比喻揚棄舊有的,吸取新的事物。《莊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舊唐書.卷一九二.隱逸傳.王遠知傳》:「降璽書曰:『先生操履夷簡,德業沖粹,屏棄塵雜,棲志虛玄,吐故納新,食芝餌朮,念眾妙於三清之表,返華髮於百齡之外,道邁前烈,聲高自古。』」
禦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抵禦外侮。《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羽傳》:「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周書.卷四三.李延孫等傳.史臣曰》:「灌瓜贈藥,雖有愧於昔賢;禦侮折衝,足方駕於前烈。」也作「御侮」。
易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語本《禮記.檀弓下》:「日月有時,將葬矣,請所以易其名者。」指為死者立諡。《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易名之典,請遵前烈謹狀。」
遺簪墜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落的簪和鞋。比喻不忘故舊。《北史.卷六四.韋孝寬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之同歸。吾之操行,雖不逮前烈,然捨舊錄新,亦非吾志也。」也作「遺簪墮履」。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