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劉銘傳     
瀏覽人次:1794 收藏人次:326652
人名。(西元1836~1895)字省三,安徽省合肥人,清末軍事家和政治家。劉氏性情豪爽,文武兼備,同治年間隨李鴻章平定太平天國、捻亂。光緒十年(西元1884),劉氏兩度擊退法軍,使臺灣轉危為安。後臺灣改設行省,出任首任巡撫。任內針對時勢,推行新政,設西學堂、撫定番人、開拓山林、獎勵農畜、開發礦產等,尤其致力於煤礦、輪船、電信、鐵路等四大建設,奠定臺灣現代化的基礎。病卒,享年六十,諡號壯肅。著有《大潛山房詩集》。
    
瀏覽人次:32466 收藏人次:2546588
刻文字於器物上。如:「銘刻」。
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如:「銘文」、「銘識」。
比喻記得很牢。如:「永銘心版」、「銘記在心」、「刻骨銘心」。
文體的一種。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警惕自己或讚頌他人的文字。如:「座右銘」、「墓誌銘」。
    
瀏覽人次:30058 收藏人次:3014288
轉授、教授。如:「薪傳」、「傳授」、「傳教士」。
轉交、遞送。如:「傳遞」、「傳球」、「傳話」、「傳送」。
散布、輾轉流布。如:「傳播」、「流傳」、「傳染」。
命令人來。如:「傳訊」、「傳喚」、「傳人問話」。
引導。如:「傳電」、「傳熱」。
表達。如:「傳神」、「眉目傳情」。
傳奇:A>離奇而超乎尋常。如:「傳奇人物」、「傳奇故事」。B>唐朝小說以傳奇為名,後人則泛稱唐人文言小說及模仿其體例的作品為「傳奇」。C>宋元戲文、諸宮調,以及元人雜劇常取材自唐人傳奇,故泛稱此類敷演故事的作品為「傳奇」。D>明、清時代以唱南曲為主的長篇戲曲稱為「傳奇」,以別於北方雜劇。每本大致為四十齣,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為著名作品。
解釋經義的文字、書籍。如:「左傳」、「公羊傳」、「穀梁傳」、「毛詩詁訓傳」。
記載某人生平事蹟的文字。如:「自傳」、「傳記」、「烈女傳」。
    
瀏覽人次:14696 收藏人次:1085528
姓。
國立基隆商工     
瀏覽人次:1639 收藏人次:0
952年成立高級部。1957年改制為基隆市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並附設商業職業補習學校。原基隆市立中學劉銘傳路校舍移交本校使用。1960年座落於基隆市紫薇峰中正公園內新建校舍三層一棟落成,並明訂是日為校慶日。遷入新校舍,將原基隆市立中學劉銘傳路校舍移交新成立基隆市立第二中學使用。1968年配合政府省辦高中,縣市辦初中政策並增設工業類科,改制為台灣省立基隆高級商工職業學校。校區遷至七堵現址(原基隆市立第一中學校舍,基隆市七堵區弦歌莊一號)。商科實施分科...
黃玉階     
瀏覽人次:806 收藏人次:0
76年開始執業,1882年全家遷至臺北大稻埕經營醬菜坊,並繼續從事中醫。1884年中法戰爭,協助巡撫劉銘傳募勇抵禦法軍侵臺,事後獲清廷頒授五品軍功銜。1895年,台灣日治時期開始後,他繼續在醫界服務,並於1897年正式取得日本政權發給的中醫師執照。 事蹟黃玉階對台灣社會最大貢獻在於推動台灣社會現代化。他於1900年(明治33年)3月15日創立台北天然足會,被認為是廢除台灣女子纏足的關鍵公益團體。台北天然足會是台灣日治時期的一個社會團體,創立主要目的在推廣台灣境內的「解纏足」民間運動,以台北淡水館成立的揚文會成員為主要成員...
清領時期縱貫鐵路     
瀏覽人次:493 收藏人次:0
財政窘境 被迫中斷初期臺灣鐵路的興建,是一段不是很順利的歷史。臺灣的鐵路創始於劉銘傳擔任巡撫時,在臺北到基隆間所興建的鐵路,這是臺灣第一條以載客為目的的鐵路,這段鐵路於清光緒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年)十月通車,臺北以南的路段則繼續興建。原本計劃興建至臺南,但是因為繼任的巡撫邵友濂以財政和施工困難等因素中止興建,所以當時就只建設到新竹,而沒有再往南延伸了。 民眾排斥 施工困難清朝時代所興建的這段鐵路,因為當時民智未開,怕自己家的風水被影響,避之唯恐不及,皆以「妖馬」、「火輪車」來稱呼他,或是施工人員收受了鄉紳們的賄賂而擅自...
西臺古堡     
瀏覽人次:134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創建於清朝光緒十二年(西元1886)。光緒十年中法戰爭起,法將孤拔(Courbet )率遠東艦隊侵我臺澎,局勢告危,幸賴劉銘傳苦戰,方能保全此戰令清廷得以重視臺澎地位,光緒十三年臺灣建省,劉氏為首任巡撫,籌劃臺灣防務。當時在臺澎築建十座炮臺,本炮臺規模浩大。是一凹下式建築,內部分布許多拱頂隧道,四通八達,拱洞上方開有天窗,正面入口築有兩道拱門,前門洞上嵌有李鴻章所題「西嶼西臺」石額。是臺灣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大座古炮臺,亦為一級古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