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4.12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動力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是動作動力(Dynamics)和動勢周圍(Kinesphere)的綜合。意指動作的順序與勁力(Effort)、形(Shape)、身體(Body)、和空間(Space)是相偕出現的。其中,動作質地之不同又有賴於動作者不同的內心態度及動作本身之類緣性的呈現,而造就了不同的動力感受。依其「搖擺的球體」之理想,拉邦把動作按照其序譜所形成之動力稱之為優動力,而其動作順序之邏輯,拉邦則稱之為空間和諧律,二者之結合即為一動力體。晚近更有人倡言以「動力體」的觀點,發展所謂的「心理的動勢周圍」(Psycho-lozical Kinesphere),但論點尚待進一步的檢驗。
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sion》1987、Rudolf von Laban《The Language of Movement》1974、Valerie Preston-Dunlop ""Dance Dynamics: Focusing on the Rhythmic Form of the Movement Itself.""《Dance Theatre Journa》l 13 (2) Autumn / Winter 1996, PP. 28-33、《The LMA Compendium》199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人體」、「體質」、「體力」。
身體的某部分。如:「肢體」、「四體不勤」、「五體投地」。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察」。
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如:「固體」、「液體」、「主體」、「物體」。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體諒」、「體貼」、「體恤」。
一定的制度、體裁或格式。如:「文體」、「政體」、「體例」、「體制」。
文字書寫的形式。如:「字體」、「草體」、「顏體」。
數學上指立體的形狀。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和動物體內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如:「力氣」、「力量」、「體力」、「臂力」、「腕力」、「力不從心」、「力能扛鼎」。
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的作用。如:「動力」、「抗力」、「向心力」、「離心力」、「地心引力」。
泛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功能或作用。如:「火力」、「水力」、「風力」、「浮力」、「說服力」、「吸引力」、「生產力」、「勞動力」。
才能、能力。如:「實力」、「智力」、「理解力」、「量力而為」。
權勢。如:「權力」、「勢力」。
盡力、拚力的。如:「力戰」、「力爭上游」、「力求上進」、「據理力爭」。
以力氣供人使役的人。如:「苦力」。
動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機械運動、作功的作用力,如人力、風力、水力、熱力、原子能均為動力來源。
2.比喻使事業前進和發展的推動力。如:「親人的鼓勵,是他事業成功的最佳動力。」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