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02.72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動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武力。指打架或發起戰爭。如:「以、阿雙方皆在謀求和平,避免發生動武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鬥、軍事、暴力等事。相對於文而言。如:「動武」、「比武」、「整軍經武」、「文武雙全」。《孫子.行軍》:「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
摩拳擦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揮舞拳頭,擦揉手掌,準備行動或動武。形容振奮、躍躍欲試的樣子。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但題起廝殺呵,摩拳擦掌,排戈甲,列旗鎗,各分戰場。」《孽海花》第一九回:「這一聲號令,階下那班如狼如虎的健僕,個個摩拳擦掌,只待動手。」也作「磨拳擦掌」、「擦拳抹掌」、「擦掌摩拳」、「擦掌磨拳」。
比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動武。如:「兩個人說著說著就比劃起來了。」也作「比畫」。
磨拳擦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準備行動或動武。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裡按不住莽撞心頭氣。」《三國演義》第四九回:「眾兵將得令,一個個磨拳擦掌,準備廝殺。」也作「摩拳擦掌」。
叮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衝突、動武。如:「他們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叮噹起來了!」
攛拳攏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捏緊拳頭,捲起袖口。形容準備動武的樣子。《醒世姻緣傳》第三五回:「出到大門外邊,汪為露還攛拳攏袖,要打那侯小槐。」
揎拳捋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伸出拳頭,捲起衣袖。形容粗野、準備動武的樣子。元.楊訥《劉行首》第二折:「欺良壓善沒分曉,揎拳捋袖行凶暴。」也作「揎拳攞袖」。
擦掌摩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準備行動或動武。《西遊記》第四三回:「眾妖領命,一個個擦掌摩拳准備。」也作「摩拳擦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