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8.03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勞作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作教育係使學生透過手工操作的過程,培養勤勞、精確等習慣,從手工實作中理解科學與數理的抽象觀念,並從手腦並用中幫助學生的心靈與其他官能的成長。
  勞作教育的思想根源於盧梭自然主義的教育哲學,並經裴斯泰洛齊(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費倫柏格(P.E. Von Fellenberg, 1771~1844)諸人之大力倡導與實踐,才確立其在普通教育中的地位。
  將勞作教育在中學課程中加以實踐的,首推美國教育家伍德華(C.M. Woodward, 1837~1914),伍德華接受了由俄國輸入的分析思想,於一八七九年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
勞作教育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希臘以來的教育傳統中,勞作教育都是居於較差的地位。這是在勞心和勞力的區分之下被貶下去的,直到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才又賦予勞作教育新的意義。有關近代的勞作教育運動,便是以盧梭和凱紳史坦納(Georg Kerschensteiner, 1854~1932)的主張來說明。
  盧梭從自然主義的觀點出發,反對當時只重視書本的教育,主張從自然的觀點,應該重視感官的教育,勞動肢體,去操作各種器械,才能真正學到實用的知識。不僅如此,靠一技之長從事勞動來謀生,是最接近自然的狀態。勞作教育的另一層含義,是兒童從勞作中了解到社會的意義。盧梭認為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起、振起。如:「振作精神」、「鼓聲大作」、「興風作浪」、「一鼓作氣」。
製、做。如:「作文」、「作畫」、「作惡多端」。
成為、當做。如:「認賊作父」、「看作英雄」。
裝出、表現出。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舉行、進行。如:「作戰」、「作簡報」。
文學藝術方面創作的成品。如:「名作」、「佳作」、「傑作」、「大作」。
作揖:拱手行禮。如:「打躬作揖」。
作料:烹調食物所加的調味材料,如鹽、醋、醬油等。如:「這道菜作料放太多了,反而失去了原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勤苦、辛苦。如:「勤勞」、「辛勞」、「疲勞」、「任勞任怨」、「舟車勞頓」、「不勞而獲」。
請人幫忙的客套話。如:「勞駕」、「偏勞」、「勞煩」、「勞步」、「這事有勞你多費神了。」
事功、功績。如:「功勞」、「勞績」、「汗馬之勞」。
勞動者。如:「勞工」、「勞基法」、「勞資糾紛」。
慰勉。如:「慰勞」、「勞軍」。
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培育。《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一種有關培植人才,訓練技能,以支應於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
勞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勞動、工作。如:「他每天辛勤勞作,只為求三餐溫飽。」
2.過去國小教學科目之一。教導學生利用日常生活常見的物品,改造美化,以培養學生設計、創造能力,養成勤儉的美德。今已併入「美勞」課程中。
南開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多樣化社團活動,建立「學生社團護照」制度。推動「學生發展全方位輔導專案」,提供全面性的服務。實施「勞作教育」培養勤勞及生活習慣。透過學生「缺曠獎懲預警」、「改過遷善」措施,輔導學生積極向學。重視學生校內醫療服務,洽請地方醫院輪派醫師到校,每週三天實施午間諮詢門診。結合社區輔導資源與專業輔導機構,主動提供心輔諮商服務。提供學生宿舍及專車服務,方便學生安心求學。重點特色發展--銀髮族福祉科技與照顧服務成立「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整合工程、電資、商管及通識領域規劃「高齡人因科技開發」、「福祉車輛設計」、 「智慧型控制系...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