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7.41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勞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工保險的縮稱。一種為保障勞工生活,促進社會安全的保險措施。民國四十七年七月開始實施。分為普通事故保險及職業災害保險兩類。被保險人可享生育、傷病、殘廢、失業、老年及死亡等多種給付。八十四年三月一日起,醫療給付部分納為全民健康保險。
勞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工保險局的縮稱。於民國四十九年成立,原直屬於臺灣省政府,名稱為「臺灣省勞工保險局」。民國五十七年為擴大勞工保險實施區域,乃改名為「臺閩地區勞工保險局」。民國八十五年則改隸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並更名為「勞工保險局」。該局綜理勞工保險、就業保險、農民健康保險及其他勞動保障、社會福利津貼等業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勤苦、辛苦。如:「勤勞」、「辛勞」、「疲勞」、「任勞任怨」、「舟車勞頓」、「不勞而獲」。
請人幫忙的客套話。如:「勞駕」、「偏勞」、「勞煩」、「勞步」、「這事有勞你多費神了。」
事功、功績。如:「功勞」、「勞績」、「汗馬之勞」。
勞動者。如:「勞工」、「勞基法」、「勞資糾紛」。
慰勉。如:「慰勞」、「勞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護著不使受損。如:「保衛」、「保護」、「保健」、「保全」、「保養」。
負責、承擔。如:「保證」、「保舉」、「擔保」、「保薦」、「保險」。
受僱替人做事的人。如:「酒保」、「保母」。
利益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利益團體1.1 概述1.2 相關理論1.3 行動方式1.4 總結2 參考文獻3 關鍵字 利益團體 概述一般來說,利益團體的成員具有某一或某些共同利益,他們因共同的利益而結合,並企圖透過團體來影響政府及決策者,以確保或實現其所擁有或追求的利益。例如,勞工為爭取降低工時、提高基本工資、降低勞保負擔比例等共同目的而組織工會,就是希望透過組織方式,結合勞工的力量,以達到上述各項目的。環保人士成立環保團體,也是希望透過組織的運作,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最常拿來和政黨作比較的,就是利益團體所關注的多半是局部性而非全面性的議題,...
壓力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利益團體1.1 概述1.2 相關理論1.3 行動方式1.4 總結2 參考文獻3 關鍵字 利益團體 概述一般來說,利益團體的成員具有某一或某些共同利益,他們因共同的利益而結合,並企圖透過團體來影響政府及決策者,以確保或實現其所擁有或追求的利益。例如,勞工為爭取降低工時、提高基本工資、降低勞保負擔比例等共同目的而組織工會,就是希望透過組織方式,結合勞工的力量,以達到上述各項目的。環保人士成立環保團體,也是希望透過組織的運作,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最常拿來和政黨作比較的,就是利益團體所關注的多半是局部性而非全面性的議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