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勞動節     
瀏覽人次:210 收藏人次:0
為表彰勞動者的社會貢獻而制定的節日。西元1889年,國際勞動者同盟在巴黎集會,議定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現今多數國家亦將勞動節訂於這一天,因此也通稱為「國際勞動節」或「五一勞動節」。
國際勞動節     
瀏覽人次:156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八八四年,美國工人提出工作、教育、休息各八小時的要求;一八八六年五月一日,工人在芝加哥成立「八小時協會」,以示響應,數十萬人舉行大規模罷工和示威遊行;至一八八九年,國際勞動者同盟在巴黎集會,議定五月一日為勞動節。也稱為「勞動節」、「五一勞動節」。
    
瀏覽人次:18131 收藏人次:2477560
勤苦、辛苦。如:「勤勞」、「辛勞」、「疲勞」、「任勞任怨」、「舟車勞頓」、「不勞而獲」。
請人幫忙的客套話。如:「勞駕」、「偏勞」、「勞煩」、「勞步」、「這事有勞你多費神了。」
事功、功績。如:「功勞」、「勞績」、「汗馬之勞」。
勞動者。如:「勞工」、「勞基法」、「勞資糾紛」。
慰勉。如:「慰勞」、「勞軍」。
    
瀏覽人次:12292 收藏人次:353679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瀏覽人次:10933 收藏人次:4699669
植物莖上分段長葉的部位。如:「竹節」、「松節」、「盤根錯節」。
動物骨頭相連接的部分。如:「骨節」、「關節」。
詞語的單位或文章的段落。如:「章節」、「多音節」、「單音節」、「第一章第二節」。
音樂的拍子。如:「節拍」、「節奏」、「音節」。
時令的區分。如:「節令」、「季節」、「二十四節氣」。
民俗或國定的紀念日。如:「節慶」、「春節」、「中秋節」、「雙十節」、「兒童節」、「逢年過節」。
儀式、規矩。如:「禮節」、「不修小節」、「繁文縟節」。
減少、省略。如:「節錄」、「節制」、「節食」、「節省」、「節約」、「開源節流」。
事情的經過情形。如:「情節」、「細節」。
操守、品行。如:「節操」、「志節」、「高風亮節」。
量詞:A>用於計算時間分段的單位。如:「今天上了三節課。」B>用於計算車廂數目的單位。如:「這列火車共有十二節車廂。」C>用於計算文章或樂曲段落的單位。如:「本文共分三節。」、「國歌共有二十一小節。」
勞動     
瀏覽人次:1861 收藏人次:0
1.活動身體。《莊子.讓王》:「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息。」
2.精神或肉體利用自然資源生產維生物資,或為換取利益,提供服務、創造價值而活動。如:「每天人們勞動來賺取生活所需。」
3.擾亂。三國魏.鍾會〈移蜀將吏士民檄〉:「勞動我邊境,侵擾我氐羌。」
4.勞累、煩勞。三國魏.曹植〈上疏陳審舉之義〉:「何事勞動鑾駕,暴露于邊境哉。 」
感謝他人為自己做事的客套話。《紅樓夢》第四二回:「賈母笑道:『勞動了。珍兒讓出去,好生看茶。』」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