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25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勞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莊子.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指勞碌辛苦的人生。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雖蒙莊一指,殆先覺於勞生;秦佚三號,詎忘情於恆化。」唐.杜甫〈陪章留後惠義寺餞嘉州崔都督赴州〉詩:「勞生共幾何?離恨兼相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如:「生物」、「生靈」、「輕生」、「殺生」、「捨生取義」、「起死回生」。
生育。如:「生日」、「生殖」、「生兒育女」。
成長、滋長。如:「生長」、「滋生」、「生成」、「生生不息」。
活著。如:「生存」、「人生於世」、「生不逢時」。
不熟悉。如:「生人」、「生字」、「生手」、「生疏」、「面生」。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米」、「生冷」、「半生不熟」。
產生。如:「發生」、「生事」、「生利」、「生財有道」、「你可別再生出什麼新花樣!」
生活、生計。如:「謀生」、「生路」、「無以為生」。
非常。如:「生恐」、「生怕」。
老師稱呼弟子或弟子自稱。如:「學生」。
量詞。用於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勤苦、辛苦。如:「勤勞」、「辛勞」、「疲勞」、「任勞任怨」、「舟車勞頓」、「不勞而獲」。
請人幫忙的客套話。如:「勞駕」、「偏勞」、「勞煩」、「勞步」、「這事有勞你多費神了。」
事功、功績。如:「功勞」、「勞績」、「汗馬之勞」。
勞動者。如:「勞工」、「勞基法」、「勞資糾紛」。
慰勉。如:「慰勞」、「勞軍」。
拖泥帶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帶水拖泥注音︰ㄉㄞˋ ㄕㄨㄟˇ ㄊㄨㄛ ㄋ|ˊ漢語拼音︰dài shuǐ tuō ní釋義︰猶「拖泥帶水」。見「拖泥帶水」條。 01.《五燈會元.卷二○.西禪文璉禪師》:「一向恁麼來,未免灰頭土面,帶水拖泥,唱九作十,指鹿為馬。」 02.明.施惠《幽閨記.第一三齣》:「冒雨盪風,帶水拖泥,步難移,全沒些氣和力。」 參考詞語︰帶雨拖泥注音︰ㄉㄞˋ ㄩˇ ㄊㄨㄛ ㄋ|ˊ漢語拼音︰dài yǔ tuō ní釋義︰猶「拖泥帶水」。見「拖泥帶水」條。 01.元.王惲〈赴任濟南前次黃崗作〉詩四首之二:「今年東赴濟南行,帶雨拖泥二十程。只為此身饑凍迫,幾回辛苦歎勞生。」
華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花白的頭髮。唐.元稹〈遣病〉詩一○首之五:「華髮不再青,勞生竟何補?」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天宮2.jpg|230px|right|thumb|關帝廟信徒。穿藍色道服的是以收驚科儀聞名的効勞生,以年邁女性居多。在台灣,祭祀關羽的廟宇也相當普遍,除了一般武廟、小型宮廟、神壇將其作為主祀外,也有稱為恩主公廟的大型關帝廟,其中以大溪普濟堂、行天宮、高雄市苓雅區的關帝廟、鼓山區的文武聖殿最為著名。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台南市鹽水區的鹽水蜂炮就是關聖帝君出巡顯聖祈求平安演變成的民間習俗。所謂的「恩主」是鸞堂信仰的名詞,是「對民有恩的主神」,另說是「救世主」的意思。台灣所謂的「恩主」共有關羽、呂洞賓、張單、王善、岳飛。...
枉費心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 fèi xīn shén釋義︰猶「枉費心機」。見「枉費心機」條。 01.宋.晦庵〈滿江紅.膠擾勞生〉詞:「枉費心神空計較,兒孫自有兒孫福。」 參考詞語︰枉用心機注音︰ㄨㄤˇ ㄩㄥˋ ㄒ|ㄣ ㄐ|漢語拼音︰wǎng yòng xīn jī釋義︰猶「枉費心機」。見「枉費心機」條。 01.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二折》:「你使著這般科段,敢可也枉用心機。」 02.《三俠五義.第九○回》:「可恨他三人貪財好色,枉用心機,白白的害了奶公並小姐落水。」 參考詞語︰枉使心機注音︰ㄨㄤˇ ㄕˇ ㄒ|ㄣ ㄐ|漢語拼音︰wǎng shǐ xīn jī釋義︰猶「枉費心機」。見「枉費心機」條。 01.《喻...
浩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慨深長而大聲嘆息。唐.鄭谷〈慈恩寺偶題〉詩:「往事悠悠添浩歎,勞生擾擾竟何能。」《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只見他悶坐了半日,忽然浩歎了一聲。」也作「浩嘆」。
息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閒居。南朝梁.簡文帝〈馬槊譜序〉:「交流汗血,愛連錢而息影。」唐.白居易〈重題〉詩:「喜入山林初息影,厭趨朝市久勞生。」也作「息跡」。
怛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亡。《莊子.大宗師》:「俄而子來有病,喘喘然將死,其妻子環而泣之。犁往問之曰:『叱!避!無怛化。』」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雖蒙莊一指,殆先覺於勞生;秦佚三號,詎先情於怛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