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北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北朝時北派學術。南北朝學術研究分裂為南、北二派,北學以鄭玄、服虔為主,兼采古今文,和推引古學的南學不同。參見「南北學」條。
北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至隋唐時期經學的分派。有南北二派:南學以王肅、王弼、杜預等人之學說為宗,主張推引古學;北學以鄭玄、服虔等人為主,主張兼採古今。唐代學者孔穎達編撰五經正義,兼採南北二學,南北學遂合而為一。
元代北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代北學以趙復為先導,許衡繼之,時稱江漢學派。羽翼鼓吹者,在朝有姚樞、竇默、張文謙等,在野則有楊恭懿、蕭 、同恕、劉因諸人。再加上東平學派的郝經、王惲、李謙數人,及以劉秉忠、郭守敬等為主的天文方技人才,造成了中統、至元兩個年代的文治局面。
  上述學者大抵刻苦好學,在修養上注意「持敬」工夫,在人倫上特別重視以禮經為典範準則,且能身體力行。除趙復(參見「趙復」)外,其中評衡據〔宋元學案.魯齋學案〕載:「許衡流離世亂,嗜學不輟,貧無書,嘗從日者遊,見〔尚書疏義〕,請就宿,手鈔以歸。既避難徂徠山,始得王弼〔易〕註,夜思晝誦,言動必揆諸義而後發。」關於姚樞,據〔新元史.姚樞傳〕載:「樞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位名。與「南」相對。如:「北方」、「北極」、「漠北」、「北半球」、「北回歸線」、「北國佳麗」。
失敗。如:「敗北」、「屢戰屢北」、「追亡逐北」。
串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了共同的目的,一個一個的聯繫起來,共同行動,使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多。如:「南北學生大串聯」。
黃宗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觀點比較客觀,分類系統性比較強,編纂的方法也有獨到之處,即使比較晚出的唐鑑《清學案小識》、尹會一《北學編》,也都不能與之相媲美。著作: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南雷文定等。《明夷待訪錄》系統的說明了黃宗羲的政治主張和理想,其中很多地方批評專制政治的缺失。評價:  黃宗羲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明末清初三大儒);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師」。黃宗羲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
吳濁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篇)》(日文小說),1946年12月,台北民報總社出版。菠茨坦科長》(日文小說),1948年5月,台北學友書局出版。藍園集》(漢詩集),1949年8月,新竹新才書局出版。風雨窗前》(漢詩集),1958年5月,苗栗文獻書局出版。亞細亞的孤兒》(日文小說),1956年,日本一二三書房出版。孤帆─亞細亞的孤兒》(中譯本),1959年6月,高雄黃河出版社出版。亞細亞的孤兒》(中譯本),1962年6月,台北南華出版社出版。濁流千草集》(漢詩集),1963年4月,台北集文書局出版。瘡疤集(上)》(短篇小說),1963年8月,台北集文...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