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北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道教、畫派皆分南、北二宗。參見「南北宗」條。
2.山水畫家宗派之一。參見「北宗畫法」條。
北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唐代時,佛教禪宗自五祖圓寂後,分為南北二宗。南宗係六祖慧能所創,北宗係神秀所創。
2.金朝時,道教分為南北二宗。北宗為王喆所創,南宗為劉海蟾所創。
3.明代董其昌將唐代至元代著名山水畫家分為南北二宗。南宗師祖王維,著重水墨渲染而少鉤勒,以秀麗著稱。北宗師祖李思訓,山石峭拔,多用青綠濃重之色,以剛勁稱勝。
北宗畫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朝董其昌主張將盛唐以來眾家畫法歸納為南、北二宗。北宗畫法主張以剛取勢,注重用筆。首先以毛筆著墨鉤畫輪廓,再敷設濃麗色彩,類似寫實的技法。以唐朝李思訓為祖,宋朝李唐、明朝唐寅皆為此派代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派別。[例]禪宗、北宗、南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位名。與「南」相對。如:「北方」、「北極」、「漠北」、「北半球」、「北回歸線」、「北國佳麗」。
失敗。如:「敗北」、「屢戰屢北」、「追亡逐北」。
一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后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 (3) 偈:音ㄐ|ˋ。梵語,義譯為頌。為佛教文學中的詩歌,無韻,每偈由四句構成。 ◎2《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間隔。
纖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后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 (3) 偈:音ㄐ|ˋ。梵語,義譯為頌。為佛教文學中的詩歌,無韻,每偈由四句構成。 ◎2《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間隔。
禪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佛教宗派。特重禪觀,不重教理,自稱教外別傳。以菩提達摩為初祖,下傳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後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強調漸修,南宗主頓悟。弘忍圓寂後,北宗神秀大闡宗風於長安、洛陽。中唐以後,南宗成為禪宗的正統,並形成曹洞、雲門、法眼、溈仰、臨濟五家。但宋朝以後則僅存曹洞、臨濟二脈。也稱為「佛心宗」。
不染一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后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 (3) 偈:音ㄐ|ˋ。梵語,義譯為頌。為佛教文學中的詩歌,無韻,每偈由四句構成。 ◎2《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間隔。
慧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慧能2 時代3 傳略4 著作 慧能 時代生於唐太宗貞觀十二年,卒於唐玄宗先天二年,享年七十六歲。 傳略出於禪宗五祖弘忍,開南宗禪一派,與北宗禪的神秀相對,及後世所謂「北[北頓南漸]之禪。依南宗禪所論,五祖弘忍因慧能之境高於神秀之境,故付法於六祖,並命他離開黃梅。慧能在嶺南隱跡數年,之後在廣州法性寺聽印宗律師講《涅槃經》,印宗律師知其為五祖「密付」的傳人,始為之正式剃度受戒。其後四十年,六祖皆在廣州、韶州、曹溪等地弘法,武則天曾為之造法泉寺。慧能門下,出有青原行思,再傳有石頭希遷和南嶽懷讓等高僧,使南宗禪得到極大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